• 35阅读
  • 0回复

以产业化促农民增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以产业化促农民增收
河北省三河市市长李洪卫
  三河地处京津之间。面对京津两大城市农副产品消费市场,三河的农业必须依托区位优势,坚持为京津提供优良的农副产品这一方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争取市场份额。
  近年来,三河市按照种植业“减粮稳果增花菜”,养殖业“肉牛上档、奶牛增量、猪上规模、发展特养”的原则,狠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谋划城郊型大农业发展格局。200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是1993年的1.8倍;粮食与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比为7∶3;经济作物产值达8.6亿元,畜牧产值达8.2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1%和39.2%;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4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12元。
  主导产业是区域特色经济的标志。根据三河的农业资源分布情况,我们重点培育蔬菜、花卉、牛、猪四大支柱产业。在相同生产条件下,三河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不仅具有运距短、成本低、易于产品鲜活上市等优势,而且具有人才广泛、技术力量雄厚、市场信息反馈快等有利条件。
  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建设,启动在龙头,成败在服务,驱动在政府,关键在投入。只有从具备一定能力的企业入手,兴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培育壮大龙头实力,才能摆脱农户分散经营难以进入市场的局面。截至2000年底,全市资产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9个,百万元以上的15个,50万元以上的25个,主要集中于畜牧、食品加工、园林等三大产业。龙头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使全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前景。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全方位地参与支持,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周到服务:一是信息服务。积极建立专门的市场信息研究机构,帮助农民增强生产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发展“订单农业”和“网上农业”。目前,全市涉农部门及各类服务实体已基本实现了信息联网。二是科技服务。加强科技咨询、科技示范、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1998年以来,全市先后引进名优品种200余个,为提高效益、抢占市场奠定了基础。三是流通服务。大力发展贮藏、运输、销售行业拓宽农业生产同市场的连接渠道。四是生产资料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好籽种、化肥、农药、农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五是人才培训服务。1998年以来,全市各类职教、成教机构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300余个,参加人员达2万余人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