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抢”订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4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抢”订单
  张力群张友爱
  前些日子,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粮食收储公司经理丁志刚等一行人刚走进该镇花园港村,“粮食部门来签收购订单”的消息便一阵风似的在全村传开了,村民们很快从四面八方向村部拢来。
  “丁经理,去年粮食订单你们说话算数,今年我们还要找你签订单。”尝到订单甜头的村民李细权见到丁志刚时脸上喜滋滋的。
  “是啊,去年我种了6亩珍稻,产量2300多公斤,每百公斤订单比常规稻多24元,增收550多元。”说起订单,村民李敬新也是喜形于色。
  刘河镇是蕲春县主要粮仓之一,也是全国名优产品“珍稻”的发源地。镇粮食收储公司从1999年起,率先对优质珍稻实行订单收购,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2000年,全镇优质珍稻已达6000多亩,产量210多万公斤,农民因此增收45万多元。花园港村就凭订单收购了30多万公斤。这不,今年的“粮食订单”还是先在该村摆开了“架式”。
  “丁经理,去年订单收购,有些农民的珍稻因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收购价格起不来,也影响了农民发展优质稻的积极性。今年有没有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见有些村民在签单场外徘徊,村委主任李厚生一语道出了大伙的心事。
  丁志刚将一道来的农技员朱建华拉到身边,说:“大家不要担心,朱技术员是我们今年特聘的农业顾问,凡是订单农户,我们将统一登记建档,预先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农技员常年为大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收购价格是多少?”一个村民大声问道。
  望着乡亲们期待的目光,丁志刚认真承诺道:“比常规稻市场价高出20%以上。”
  “哗”……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村民们纷纷涌向“签单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