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巴尔干和平难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6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巴尔干和平难求
谢戎彬
13日晚,马其顿议会投票批准“民族团结”政府成立。这个在西方国家压力下组成的联合政府,被视为挽救马其顿以及周边地区稳定的“最后机会”,但马其顿的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民族解放军”却宣称新政府解决不了危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这不禁令人对这个巴尔干小国的和平前景产生忧虑。
马其顿今天的局面是原南和巴尔干地区近10年来动荡不安的最新表现。进入新千年后,曾长期享受和平、被西方称作“巴尔干绿洲”的马其顿也发生了阿族非法武装和本国安全部队的大规模冲突。至此,前南地区所有国家先后均卷入战争。
民族极端主义是造成原南和巴尔干地区持续紧张的祸根之一。在仅有50万平方公里的巴尔干,有10个国家、10多个主要民族和几十个少数民族。冷战结束后,巴尔干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使该地区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内有民族问题、外有领土争端,并引发一系列冲突。马其顿的“民族解放军”就是打着争取马其顿阿族人的“族权”和“人权”的旗号进行恐怖活动的,其目的是实现不仅包括科索沃、而且还要把塞尔维亚南部和马其顿的阿族人聚居区也纳入其中的“大阿尔巴尼亚”梦想。
除了民族极端分子要对巴尔干的紧张局势负责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也难辞其咎。两年前,北约维和大军开进科索沃,声称要建立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民主社会”。但北约“维和”下的科索沃却是暗杀、绑架、驱赶等暴力活动此起彼伏。北约维和部队甚至把臭名昭著的“科索沃解放军”改编为“科索沃保安团”,使一些阿族极端分子摇身一变成了地方警察。当科索沃的阿族极端分子把黑手伸向马其顿时,北约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军事行动,而只是被迫同意南联盟军队进驻“安全区”。其目的在于既保障自己的后勤供应安全,又推卸责任。
对于巴尔干的局势,北约、特别是美国自有打算。北约一直把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尔干半岛、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作为其欧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巴尔干有限度地动荡符合北约的利益,因为如果该地区局势很快稳定,北约就失去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理由。最近,美国打算“租借”在科索沃乌罗舍瓦茨市附近的900公顷土地75年,将它建成美军在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最大的军事基地。动荡的巴尔干给美国带来了“动荡红利”。
目前,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仍在发展。巴尔干的历史表明,战争解决不了冲突和争端,而大国的干涉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