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白银市:非法小煤窑禁而不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7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观察

  白银市:非法小煤窑禁而不止
本报记者何小燕
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影响国有煤矿发展的小煤窑,然而前不久记者在甘肃省白银市采访时却发现,去年被关闭的一些非法小煤窑已经和正在准备恢复生产。
  在距白银市90多公里的平川区大水头矿附近,记者看到,十余座非法小煤窑分布在不大的区域内,有的被“关闭”的小煤窑只是填了井口,建筑物和采煤设备纹丝未动,随时可以恢复生产。有的非法小煤窑已经在“关井压产”风声过后,擅自恢复了生产。例如,位于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靖远矿务局所属红会四矿采区内的一小煤窑重新铺设轨道,安装绞车、风机,已开始产煤。这个小煤窑是“独眼井”,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在王家山第二煤矿范围内有7个非法小煤窑,其中一个是今年春节期间在第二煤矿井田中央新开的,对第二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据当地的矿主告诉记者,大水头矿区一带属于极易发生事故的高瓦斯区,可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一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独眼井”仍在违规生产。去年10月,宝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距离宝丰煤矿不远的平宝煤矿也只有一个通风口,没有副井。鑫达煤矿两个月前井下着火,记者采访时井火仍未熄灭。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小煤窑都没有列入去年关闭的范围之内,有的居然还有“合法”身份。例如,通宝煤矿是一个独眼矿井,竟然《煤炭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
  小煤窑在国有大矿作业范围内乱采滥挖,不仅自身事故频繁,还给大矿带来冒顶、透水等重大事故。据统计,近年来靖远矿务局范围内非法小煤窑与大矿发生“贯通”事故
  400余次,迫使大矿采煤工作面停
  产280余次,死亡38人。由于非法小煤窑的掠夺式开采,靖远矿务局27个采区被严重破坏,地下储量损失10516.14万吨,直接经济损失2.35亿元,矿井服务年限平均缩短13年。
  1999年7月,白银市开始“关井压产”行动,平川区共关闭小煤窑222座,压产160万吨。2000年3月中旬,国家煤炭行业“关井压产”检查验收组在平川区抽查发现,在取缔关闭的22个矿井中,有11个仍在生产;已经关闭的矿井有2/3又重新生产,应予关闭的41处矿井没有关闭。
  为什么该关的小煤窑关不了、已关的关不住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钱交易和地方保护主义包庇、纵容的结果。许多小煤窑虽然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属非法开采,但矿主在“疏通关系”方面舍得花钱,给非法小煤窑披上了合法外衣。有的矿主公开声称每年给主管部门万元“打点费”。平川区2/3的财政收入来自小煤窑,如果将非法小煤窑全部关闭,全区年财政收入将减少4500万元左右。
  此外,长期大规模开采和排放矿井污水,造成矿区范围内耕地大面积塌陷、污染,农灌机井水位下降以至报废,土地无法正常耕种,而有关方面在补偿、安置问题上迟迟没有作为,当地农民群众无地可种,或收成减少,一些农民不得不投资开小煤窑,或投身小煤窑做工,小煤窑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矿区农民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造成非法小煤窑关闭难的一个原因。
  编者的话
“关井压产”是国务院整顿煤炭生产秩序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权钱交易作祟,致使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没有按规定关闭,有的虽然关了,但明关暗不关,随时可以恢复生产。希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从经济建设全局和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高度认识“关井压产”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该关的小煤窑坚决关闭、关死;纪检、监察等部门要认真查处煤炭违法开采中的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使国务院“关井压产”的决定真正落到实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