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为了成长多打强队——中国青年足球队主教练沈祥福访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6
第8版(体育)
专栏:

  为了成长多打强队
——中国青年足球队主教练沈祥福访谈
本报记者汪大昭
成都南郊的毛家湾足球训练基地,正在这里备战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中国青年队总算来了16名队员,除去3名守门员,踢球的只有13人。主教练沈祥福一点为难的意思都没有。他说,几家俱乐部要国青的队员回去打全国U—21联赛、全运会预赛和其他比赛,影响了球员如期参加国青队集训,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已经有16人报到,好多了。刚开始的时候,才6名队员,教练组仍然要求他们该练什么就练什么,该怎么练就怎么练,计划中的内容不能因为人员不齐而打折扣。如果教练不坚持这样做,球员又会怎么想,队伍还怎么带呢?
  按说,首次执教青年队的沈祥福可能对世界青年锦标赛不甚熟悉,其实不然。职业球员都有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一名教练员不会忽略球员在国家青年队这段重要的发展阶段。沈祥福认为,中国的足球环境还差得很多。当年的李华筠就是在中国青年队踢世青赛时出了名,后来在国内联赛中逐渐陨落。而与他同龄并且同样是在世青赛成名的范·巴斯滕可以在荷兰国内良好的足球氛围中提高,并进入了AC米兰那样的顶级职业俱乐部。天天跟世界著名的球星在一起训练,耳濡目染,领悟起来便捷得多,巴斯滕终于成为世界足球球星。
  沈祥福说起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我18岁刚进国家队时,连最简单的传接球都愿意跟容志行一块儿练。一开始接他传的球特别紧张,脑子里还在想,不知怎么,球突然就滚到眼前了。渐渐地,我才明白他的动作隐蔽性很强,也明白比赛中队友不可能面对面地先向你示意,然后才传球。这些都需要跟着高水平的老队员,在共同训练和比赛中一点一滴地体会怎样传球,怎样跑位。”
  中国青年队非常需要多打比赛,多碰强队,可是种种原因使得事与愿违。本月下旬阿根廷博卡青年队访华,将与深圳平安和浙江绿城队比赛两场,而中国青年队限于赞助商及协议规定,只能在上海跟对方进行教学比赛。沈祥福说,比赛有赞助当然是好事,但是,应该理解多方面的需要,包括球队的需要,尊重年轻球员成长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对于下个月的世青赛小组赛抽签结果,沈祥福一向特别希望与强队比赛。“现在不找机会同强队交锋,将来到了承担重任的时候怎么办?”(本报成都5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