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露天课堂的读书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7
第7版(国际)
专栏:来自难民营的报告

  露天课堂的读书娃
本报驻南非记者李新烽
在克卜里贝亚难民营,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引起了我的兴趣。在一个树枝围成的露天课堂里,老师正在给三四十名儿童教索马里语。在这个简陋的教室里,教师没有讲台和讲桌,学生也没有课桌和板凳。小学生们一个个端坐在地上铺的塑料布上,手中捧着课本,眼睛注视着前方挂在树枝上的黑板。孩子们正跟着老师大声朗读,阳光透过树枝的缝隙散落在一张张表情专注的小脸上。看到我来给他们拍照,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脸转向了我。
  走出课堂,我的脚步变得沉重起来。这些可怜的孩子,他们本应与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走进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而眼前的他们却与大人一起生活在难民营中。这座难民营建于1991年2月,从年龄上看,这些孩子就出生在难民营里。
  联合国难民署在索马里州的每座难民营都设有小学,能读到小学毕业的成绩优秀者可以继续到当地的中学读书。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接受资助走进大学校园继续深造。但由于贫困等种种原因,截至到目前,从难民营里走出的大学生仅寥寥几个。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特别是校舍的限制,难民营中仅有5%—6%的学龄儿童能够入学。他们可免费从1年级读到8年级。目前,这几座难民营中的在校生约6000名,共有103名难民教师。
  在哈提谢克难民营,陪同记者采访的难民营官员梅勒斯指着一间正在修建的大教室说,前段时间一场大风把学校的教室毁坏了,现在正在重建。由于教室缺乏,这座难民营里的几所学校只招收了不到700名学生。为了更好地教学,学校按不同年级分上下午轮流授课,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英语、索马里语、阿拉伯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美术和体育等。
  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书,难民营还因陋就简办教育。在哈提谢克妇女中心采访时,记者发现一群女孩子正在一间简易的房屋内上英语课。中心的主任说,中心的教育面向女孩子,教授的课程主要是英语和索马里语,她们大多利用节假日授课。
  走出妇女中心,遇见一名14岁的中学生,能讲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他说:“我爱联合国难民署代表团胜于任何其他代表团,是他们给我们发放粮食、修建学校。”(下)(本报约翰内斯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