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足球踢到毛家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7
第8版(体育)
专栏:

  足球踢到毛家湾
  本报记者汪大昭
  成都南去28公里,乃华阳故地,双流沿下,湾曰毛家。其地傍龙泉山脉余绪,襟府河、南溪,带永安、正兴、公兴两镇一乡。丙子仲春,中国足球再败之年,球迷痛心疾首之时也。细究之,其由虽多,一言可蔽之。体不如人,技不如人也。余,蜀人先德,长于锦城,幼承庭训,虽居草民之末,向有报国之志,敢不为国分忧,尽绵薄之力乎?是岁,余倾囊于毛家湾,欲建中国足球训练基地,冀我中国足球早日腾飞,扬我国威。蒙地方政府之支持,父老乡亲之相助,餐风饮露,三易春秋,其间甘苦不足道,基地终具雏形。
  ——录自《毛家湾记》
  出成都市区,行至双流县,几经打听毛家湾所在,路人居然都说不清怎么走。想不到曾经接待过数支甲A球队和国家女足、国家青年队、国家少年队的毛家湾基地,尽管名声在外,其实坐落在这样偏僻的地方,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转入山坳,川溪绕成弯月,小舟之侧游出一群鸭子,也算是“白毛浮绿水”了。河畔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三个绿色大字kk毛家湾。山上,茂密的翠竹半掩亭台。山脚下,两块绿茵球场依傍府河而落,草皮修整得平坦如毡。毛家湾独具特色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看过墙上的《毛家湾记》,始知这里是一位名叫陈先德的四川球迷有意为中国足球腾飞出力而建的足球训练基地。恰逢成都嘉润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先德来此公干,与记者在水榭一隅泡起一壶香茶,拉起了旧话。
  40多岁的陈先德是在成都辞去工商局的公职后,“下海”闯荡的,兴建足球训练基地的想法萌生于1995年。当时的毛家湾是一片荒滩,除去一人高的茅草,贫瘠得不长庄稼。陈兴德的生意也还在小打小闹的阶段,仅有3000元钱的老本。凭着志向和意识,这位民营企业老板居然画下了建设足球训练基地的蓝图。第二年动工,填平河滩地,按照标准建起训练场,还有容纳4000人的看台和训练房等附属设施。陆续前来训练的辽宁抚顺、鲁能泰山、长春亚泰、厦门红狮等队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可惜眼下的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更多队伍的愿望,连李章洙希望带重庆力帆队再次来毛家湾训练的要求也不得不被婉言谢绝。
  不过,陈先德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和行动。嘉润公司出资为成都大学迁址,再将原来的校园改造成莲花池集贸市场,用从市场上赚来的钱投入毛家湾基地的二期工程,使这里成为拥有12个足球场的训练中心。“人总是要做点事的,又不可能什么事都做,我这辈子就想干好建造毛家湾基地这件事”,陈先德说。他不愿单纯追求基地规模,而希望毛家湾能成为中国足球诸多训练基地中的精品;不玩命跟昆明海埂等老牌训练基地拼硬件,比的是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毛家湾基地应当有军队的纪律、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温暖”,这话是陈先德说的。
  “来到毛家湾,就是到了自己的家”,这话是中国青年队主教练沈祥福说的。谁都知道,祥福说话从不来虚的。
  (本报成都5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