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靖国神社为侵略呼风唤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8
第3版(国际)
专栏:

  靖国神社为侵略呼风唤雨
冬明
日本的靖国神社,因祭祀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牌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所在。近日,日本新首相小泉公然声称要以“首相”的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招致日本国内舆论和亚洲国家的谴责。
建在东京九段的靖国神社,有围墙与外界相隔,中间被一条小路阻断为二,占地近10万平方米。院前立一巨大牌坊(日本人称“鸟居”),后院有拜殿等主建筑,之间的路旁有一对为日本侵略战争歌功德、实为丢人现眼的石塔,上面的16面浮雕中有10面与侵华战争有关,所谓“奉天入城”、“占领南京”,不堪入目。透过日式牌坊,饰有菊花徽记的白幔在拜殿前低垂,阴森中透出一股杀机。每到春秋大祭、“八一五终战日”,却少不了军国主义的遗老遗少们身穿旧军服、腰挎战刀、手举战旗,装扮“皇军”的丑恶表演,足令不知侵略战争为何物的人们眼界大开,也使日本的正义之士羞愧难当。
靖国神社原称“东京招魂社”,建于1869年6月。起初是为明治维新时期内战中死去的数千官兵“招魂”而建,1879年改称现名。日本的神社是神道祭祀神灵的所在,但靖国神社与一般神社不同,它的祭祀对象是死于战场的军人,靖国的“靖”意与“安”同,“靖国”即“安国”。在近代历史上,靖国神社的名字是与战刀和征伐相联系的,折射着日本向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发展,走对外侵略的道路,最后失败的轨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为政者把天皇崇拜与神社信仰一体化,神道成为“国家神道”,靖国神社便成为由国家护持(管理)的“超宗教”场所。在上个世纪,特别是在三四十年代,靖国神社完全变为军国主义愚弄和笼络日本国民感情的工具,以种种神话与谎言骗取士兵在战场上的武勇,要他们相信效命沙场如樱花飘落,其魂可在靖国神社内找到归宿,作为“靖国祭神”万世不灭,受人景仰。可悲的是,无数上当受骗的士兵,正是在谎言的煽动下被驱赶到战场,又在“重逢靖国”的口号下暴尸于异国荒野。在靖国神社里共有246万多个牌位。
多年来,日本军国主义的遗老遗少们一直利用靖国神社来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侵略战争翻案。他们一直为寻找把甲级战犯的亡灵“魂归靖国”的时机日思夜想。1978年,他们利用举行秋祭的机会,终于把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14名甲级战犯的亡灵,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偷偷塞进靖国神社。接下来的既定目标,就是实现日本首相的正式参拜。有个名为“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的团体,就是由国会议员组成的组织。
战后的日本宪法规定,任何宗教团体都无权接受国家特权,国家及其机关不得参与宗教活动。为了搬掉宪法的障碍,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国会把靖国神社重新归由国家护持。日本遗族会、军恩联盟、自民党报答英灵议员协议会等团体打出了“非宗教论”的口号,表白靖国神社只是形式上的宗教法人,首相参拜为国战死的军人不算宗教活动,不违宪法。其实,日本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非始于今日。1975年8月15日,在日本战败投降后30周年之际,当时的首相三木武夫就曾以私人身份前往。除在“八一五”这个特定的日子外,不少首相级人物还在春秋两次“大祭”时以私人身份前往。中曾根执政期间,打出了冲破禁区、“实行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1985年的8月15日,中曾根在出席政府举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大会”后,又率内阁成员正式参拜。这种向战犯顶礼膜拜的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国内外的强烈抨击。慑于国内外压力,此后未见日本现职首相前往参拜,但大臣们的参拜却没有收敛。
尽管二战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日本有些人至今还在美化侵略,这与当年美国的对日占领时的纵容以及与日本社会的右倾化有关。在战后初期,军国主义势力虽然受到一定打击,但极不彻底。日本既没有如德国那样对侵略行为进行全民族的清算,当年遭受侵略的亚洲各国也未能得到对侵略者进行直接追究的机会。后来在美国的反共、反华政策下,不少战犯逍遥法外,有的则重返日本政坛,执掌权力。再就是冷战结束后十多年,日本政局动荡,经济低迷,极端右翼势力抬头,偏执的民族思潮上升,日本社会上对右翼势力的制约减弱。令人感到日本真正做到使反省侵略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仍然任重道远。
如何对待民族的历史,关乎一个民族的复兴与未来。很显然,日本首相参拜供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是对曾经深受日本侵略苦难的亚洲各国人民感情的极大伤害,是向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公然挑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