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远望祖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7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七一之歌

  远望祖父
  叶慧芬
  我很小的时候,常听父亲讲祖父的故事。那些故事成了父亲一生记忆中最为珍贵、最为骄傲的内容。正是由于父亲的反复讲述,在我的脑海里也逐渐对从未见过面的祖父构成了一个鲜活的影像。1989年9月,我接到中共湖北省广水市委党史办公室、广水市人民政府民政局编写的《广水英烈》一书,书中记载了祖父的生平和他英雄的事迹,在我心中,祖父的形象进一步变得高大丰满起来。
  祖父的学生时代,正是祖国的多事之秋。他痛感军阀政府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眼见帝国主义列强掠我财物,分我中华,便立志弃文学工,拯救祖国。他在二十三岁那年,与剥削家庭决裂,带着新婚不久的祖母到了信阳,在那里安下小家,开始进行革命工作。按书上的介绍,祖父参加过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五卅”惨案发生后,祖父参加集会、撰写文稿、参与募捐、封存卖国商号、砸烂焚烧洋货、批斗抓获的奸商。1925年7月,祖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祖父组织铁路工人,保护北伐军的运输;1927年7月,蒋介石背叛革命,我党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重要的任务”。1928年,祖父回到家乡,组织农民发动起义。1929年信阳中心县委成立,祖父被选为县委常委,之后,祖父经常风尘仆仆地到平民工厂、码头、机房、工棚,指导工人开展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并培养了一批工人干部。1933年7月初,祖父由鄂豫皖苏区去武汉执行一项秘密任务,途经家乡时,继续给乡亲们宣传革命道理。他的活动引起了当地劣绅的忌恨,他们当即向中统特务情报站告密,祖父因此被捕,后被湖北省国民党党部特务室审讯,敌人意识到要想得到什么是不可能的,于1934年2月,将祖父押往武昌,秘密杀害,“时年仅三十岁”。
  我按照书上所写的时间估算了一下,祖父遇害那年,祖母二十九岁,父亲还很小,而姑母也只有八岁。
  当我看到书中这些简朴的描写,回想起父亲讲述过的往事时,我的心就像翻腾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祖父有财产,也有家庭,为什么他要背叛自己的阶级,而甘愿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参加共产党呢?……祖父本来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但他却放弃舒适的生活,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有一年大旱,贫苦的农民颗粒无收,祖父打开家的粮仓,给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们分去救命的稻谷。祖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他始终抱着一种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他所追求的并不是一己或一家的快乐,他想要的是普天下的劳苦大众都得到解放,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能面对屠刀,宁愿牺牲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呢……有的时候,我会不停地追问自己,如果是我,如果要我面对敌人的刺刀,舍弃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与这个世界永远地告别,我会怎么做呢?我能像祖父一样,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吗?凭良心说,我还真不敢打包票……每次想到这些,我对祖父的敬意就会更进一层。
  在祖父英勇事迹的激励下,从不曾想过入党的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努力工作,积极进步,靠拢组织,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那年的7月,我终于站在党旗下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宣誓完毕,我满含热泪,久久地凝视着鲜艳的党旗,仿佛看见了映在上面的祖父那年轻而坚强的脸庞。我在心里暗暗地说:祖父,您放心吧,我发誓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您就是飘在我心中一面永远的党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