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作物育种惠万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8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九五”科技攻关巡礼

  作物育种惠万家
本报记者蒋建科
  国家“九五”农业科技攻关,不仅丰富了居民的餐桌,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促使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迅速提高,为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我国继续保持和扩大了在水稻、大豆等领域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的领先地位。水稻三系、两系并行发展,初步培育出了国际领先的超级稻。
  杂交小麦的科技攻关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有农大851等八个组合进入区试,增产幅度达到10%左右,与此同时,小麦光温敏不育系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适合黄淮麦区的小麦光温敏不育材料的技术体系。
  科技人员还育成我国第一个半硬质胚乳的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全籽粒赖氨酸含量0.4%,具有亩产1000公斤的潜力,成功地解决了优质与高产的矛盾;育成国内第一个双隐性不育系配制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38;通过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获得了不育株率达100%的大豆不育系,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解决了油菜萝卜型细胞质育性恢复的技术难题;首次发现了甘蓝雄性不育基因等。
  “九五”期间,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等共同组织下,由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牵头,313个科研单位共1125位科技人员参加该项目攻关研究,先后完成了39种(类)作物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和入国家库(圃)长期保存,使我国国家种质库长期贮存的种子数量达到332835份,从而使我国库存作物种质资源量跃居世界第一。
  针对这两年沙尘暴较为严重的现实,“九五”科技攻关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作为重要内容,在全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综合发展模式65个,带动了不同类型区农业与农村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
  在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科技人员重点研究揭示了严重危害农作物和森林、畜禽和水产养殖生物的重大病虫害的灾变规律与发生发展趋势;着重解决了一些重大病虫草鼠害的中长期测报技术的难点,提出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种型变异的早期监测技术和病虫产生抗药性早期抗性预警技术,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些重大病虫害暴发灾变的中、长期测报系统等,大大增强了我国对重大动植物病虫生物灾害的预警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