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运动员学哲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8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运动员学哲学
  邓亚萍
  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感到在中国乒乓球队,时常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遗憾的是当时我对哲学理论的知识知之甚少,更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用哲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也没有把实践上升到哲学原理的高度来认识。所庆幸的是,在我即将结束在清华大学学习之前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一课,这对我来说意义是极其深远的。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明确了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懂得了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科学的认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认识的工具。我们只有学习和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及认识论,并运用它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去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无往而不胜。
  回顾我们中国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40多年长盛不衰的历史,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在重大的国际赛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作为指导,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如在第三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女队的童玲对东道主朝鲜队的朴英顺。当时朴英顺是朝鲜队的一号选手,她曾获得过女单的世界冠军,有一定的实力,加上又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夺标的呼声很高,形势对我方很不利。但是在一片为朴英顺助威呐喊声中,童玲并没有胆怯,她把困难和压力变为自己的动力,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丝毫没有动摇自己必胜的信心和顽强拼搏的斗志,沉着冷静,越战越勇,最后连扳三局反败为胜。
  像童玲这样在激烈、紧张的比赛中,能化险为夷、力挽狂澜的事例在中国乒乓球队并不少见。
  这充分说明了“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我们的运动员之所以常常能变被动为主动,使事物向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决定的条件就是百折不回的精神,高超的球技以及对矛盾有充分的认识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去解决矛盾。
  再如,如何对待瑞典队的头号选手瓦尔德内尔的问题。瑞典乒乓球队是世界乒坛中的一支强队,我国男队和瑞典队的比赛一直互有胜负。尤其是瑞典队的头号选手瓦尔德内尔曾多次战胜中国选手,构成了对中国队的巨大威胁,所以每逢和他比赛,我们有些队员就会产生害怕,甚至恐惧心理,信心不足。刘国梁以往是男队里同瓦尔德内尔交手取胜率最高的一个。他的一些想法很具辩证的观点,对大家很有启发。他认为对问题应该换一个角度去分析:我们害怕他,反过来他也害怕我们,两强相遇勇者胜,再说瓦尔德内尔虽然球龄长,经验丰富,但他年龄也大,他每多打一场球,就意味着他的一次老化和退步,毕竟瓦尔德内尔是人而不是神。
  我国乒乓球队有优良的传统和过硬的作风,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很好地总结:一、大赛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找出矛盾之所在,正视它、研究它。古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二、在研究、分析矛盾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战略战术,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去解决矛盾,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
  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从运动、变化、发展中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矛盾,从而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仔细地考虑,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应该为人类、社会、国家和民族做些什么。我从5岁开始打乒乓球,对乒乓球情有独钟。在还不知道什么是为国争光的时候,就立志去夺取世界冠军。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终于在16岁时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后来在9年的时间里,共取得18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4个奥运会冠军。当我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才开始懂得为国争光的真正含义:打球夺冠不仅是为了个人,祖国的荣誉和利益高于一切。当我有了这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虽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但我有亿万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强大的祖国做我的后盾,我又有何畏惧?崇高的理想激励我奋发向上,使我心胸坦荡。人们常说“心底无私天地宽”,打球也是一样,只有胸怀祖国,而不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打起球来才会越打越轻松,越打越自信。
  目前,我的乒乓生涯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祖国永远在我心中,为国争光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离开球队以后,我开始了系统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进入大学进行深造。还在小的时候,我就听说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一所大学,但那时我离它太遥远。只有在1996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这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后,才对学校的人文和历史有所了解。通过这几年在清华大学的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教师以身示教、为人师表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我从他们那里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领悟到了做人的真谛。
  不久,我就将结束在清华大学的学业,几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更坚定了为中国体育能立足于世界体坛做贡献的决心,正如清华校训所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一定要将这些做人的道理铭记在心,受用一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