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茫茫沙海缚油龙——塔里木油田科技创新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0
第1版(要闻)
专栏:

  茫茫沙海缚油龙
  ——塔里木油田科技创新纪实
  刚入5月,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已酷热难当。记者驱车千里,通过能见度只有10多米的沙尘暴,穿行于塔里木油田的作业区。
  在大沙漠中,别说找油,就是生存都是问题。可当你在沙漠腹地的塔中四作业区,看到的却是林带和花草包围的一座座厂房,集油、气、水、电自动化管理于一体的塔中联合站;在职工公寓中,能够享受现代文明,感受到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塔里木油田公司廖永远总经理感慨地说:“塔里木油田每前进一步,都要靠科技攻关和应用新技术。喝的一口水,挖的一锹土,都有科技含量。”
  从1989年塔里木石油会战到2000年底,塔里木油田累计投入科研经费6.8亿元,共获各级科技进步奖719项,其中包括国家级科研成果11项、省部级成果94项,并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配套技术。90%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石油勘探开发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00年底,累计探明24个油气田,发现42个工业性含油气构造,形成4个油田群、2个天然气富集区;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7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271亿立方米;生产原油29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6.4亿元,实现利税97亿元。
  挑战世界级难题
  采访塔里木油田,刚巧碰上油田“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和山地超高压气藏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排名第一。
  克拉2大气田地处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一系列复杂的山地油气勘探难题,均属世界石油界没有遇到过的超难度课题。从1997年开始,塔里木油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攻克了从山地地震到山前高陡构造钻井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用最少的评价井控制了最大的含气面积。去年4月,克拉2大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506亿立方米,为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奠定了资源基础。该气田的发现还创下我国气田勘探史上整装气田储量最大、储量丰度最高、单井产量最高、控井井数最少的纪录。
  1995年建成的世界第一条全长为522公里、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科技含量远远高于修建普通公路。石油战线的筑路大军创造了“强基薄面”的新设计,采用“沙基振动干压实”、“土工布加固沙基”等新工艺,选用了草方格固沙的成功技术,整个沙漠公路建设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八五”十大科技成就奖,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此外,发现塔中四油田的沙漠综合勘探技术,牙哈凝析油气田的保压开采、高压循环注气技术,哈得油田的超深超薄油藏智能双台阶水平井开发等一批技术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向工艺技术要效益
  塔里木油区地面条件恶劣,对采油工艺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过10多年的艰苦攻关,油田逐步形成了一套深井、超深井采油主体工艺技术,基本适应了开发生产的需要。
  注气压缩机是牙哈联合站的关键设备,出口压力高达52兆帕,国内没有,世界少有,管理难度很大,最突出的是三级活塞环寿命过短。注气站的张明亮等技术人员对活塞环的材质、结构进行攻关,确保了6台机组正常注气。
地处沙漠边缘、地质情况复杂、油层埋藏深的东河塘油田,目前是我国埋藏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相砂岩油藏。大多数油井采用深井电潜泵采油技术生产,创造了油田平均单井日产油253吨的高水平。由于油井超深、高温和高压的要求,电潜泵的耐高温、耐高压性就成为影响电潜泵机组运行寿命的关键技术指标。从1993年电潜泵机组运行开始,塔里木油田公司就与国内生产厂家合作,研制出了国内没有的耐高温达150摄氏度、耐高压35兆帕的机组;同时引用新技术、新工艺防沙防腐,为东河塘油田的生产提供了保障。
  多年来,适应油田开采、生产的需要,油田还研究、改进了油藏精细描述、同位素示踪实验和污水处理回注地下等工艺技术。
  向科技要效益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哈得油田,1997年10月发现石炭系中泥岩段薄砂层油藏,1998年9月发现东河砂岩油藏。经过前期评价,平均储量丰度不足50万吨每平方公里,油层埋深在5100米左右,主力开发的东河砂岩油藏平均油层厚度仅6.6米,辅助开发的中泥岩段薄砂层油藏有两段小层,平均油层厚度为1米左右,属低幅薄层超薄层油藏。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专家评定,该油田属于开发风险和难度极高的低丰度边际油田(即无利可图的油田),开发方案未获通过。
  要想把钻头打到地下5100米深,并且两次沿水平方向拐弯,最终使钻头进入厚度只有1米左右的超薄油层,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塔里木的技术人员攻克了这一世界级难题,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个别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0年2月18日,采用超深超薄智能双台阶水平井技术打出的第一口水平井获得高产,日产油188吨,日产气5369立方米。目前整个哈得油田正在生产的有15口井,日产1150吨,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的20%。工程的顺利投产使油田采油操作成本一下子从每吨73元降到每吨35元。该项目还实现了当年设计、投资、建设、投产,并当年回收全部投资。总投资3.4亿元,去年产值4.7亿元。廖永远说:“靠科技攻关,使塔里木油田的油气可采储量勘探成本仅为每桶0.73美元,全行业最低。”
  塔里木油田同全国范围的近200个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到目前为止,塔里木油田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6.8%。全油田还有完备的培训制度,其中包括出国、到其他油田学习培训,所有员工都在系统内受过培训。记者在哈得油田采访时,正赶上工人考试。一位职工介绍说,这样的考试每半月一次,成绩与年终奖挂钩,内容就是本职工作中操作规程、技术及遇到的问题等。
压题照片:塔里木油田塔中作业区塔中四联合站。
  本报记者李忱摄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