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绿色专线”听民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0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绿色专线”听民声
  本报记者杜若原
  在湖北省蕲春县,有个专门受理党员干部上访和群众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的“双休接待岗”。近日,记者专程来到这个大别山南麓的老区县,采访了被农村党员和群众誉为“绿色专线”的接待岗。
  蕲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冯汉武说,去年“三讲”期间,他们下基层听到了不少意见。有的说:“我们大老远到县城找你们都扑了空,还搞什么下访!”有的说:“你们来,有乡村干部陪着,有话不好说!”群众的意见虽然尖锐,却道出了实情。组织部决定为党员干部倾吐心声修一条“绿色专线”。他们将县委组织部接待上级领导的“贵宾室”改为接待上访党员的“双休恳谈室”,由正副部长、纪检员轮流值班,机关工作人员轮流跟班接待。他们还将接访地点、坐岗领导、跟班干部、热线电话号码和接访时间安排,提前两周在县电台、电视台、县报等新闻媒体上公布。
  双休接访制度的实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去年6月17日,蕲北偏远山乡的几位农民来上访,反映村里“官多不管事、农民负担重”。其后的几个接待日,又连续有群众反映类似的问题。县委组织部一方面迅速派人调查处理,另一方面组织机关干部分赴全县各地,对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调查摸底,结果发现少数地方随意增加村干部职数,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去年秋,县委采纳“双休接待岗”的建议,出台了“精简村官”方案,采取定编定员、实绩公示、群众评议和末位待岗等办法,对全县573个村班子“消肿”,一举裁减“村官”1647人,减轻农民负担580多万元。
  去年9月,县城一家酒店的老板来上访,反映某乡干部吃喝赊欠一年多无钱还账的问题。县委组织部展开调查,发现该乡不仅公款吃喝是“一把手”的“一支笔”批了算,而且在干部任用、评先进晋级别和工程发包等方面也搞“一言堂”。县委组织部迅速就“一把手”权力过大而又难于监督这个“老大难”问题展开调研,形成了《关于“一把手”监督问题的调研报告》,并向县委提出了监督“一把手”的建议。县委采纳建议,在全县5个不同行业进行“一把手”监督工作试点;与此同时,他们从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入手,着力强化村民小组、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理财小组等群众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能。2000年,他们根据来访群众的揭发举报,组织审计专家对全县15个乡镇场和259个村的主职干部进行了审计,对有违法行为的干部予以严肃处理。
  农村党员“帮扶无实力、奉献无门路、作用难发挥”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县委组织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党员和党外群众的意见,从去年起推出了“百里长廊示范工程”,依托县内交通主干线“蕲太路”,连片开发“党员科技种植示范园场”,同时,为党员设岗定责,设立了“政务财政监督岗”、“科技种植示范岗”、“民意收集反馈岗”等等,为党员搭起了“奉献舞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