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特殊的人才交流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1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特殊的人才交流会
  本报记者江南
  5月20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助残日”。上午,杭州市武林广场上举办了由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人才交流会。近80家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招聘摊位前,许多应聘者拄着双拐、坐着轮椅前来,不少应聘者打着手语比画。
  翻开招聘信息册,里面列有企事业单位所需的200余个工作岗位,包括计算机应用、财会管理、社区服务、后勤辅助等等。小册子还列有“特殊人才榜”,几十名残疾应聘者的个人简介、专业专长、求职意向、联系方法等一目了然。
  在一家宾馆的招聘点前,记者遇到坐在轮椅上填写求职申请表的赵姝姝,她是浙江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小时候患脑瘫下肢残疾。这位获得2000年度浙江省“自强奖学金”的女孩对记者说,作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就业竞争中受种种局限,今天的人才交流会集中了那么多单位和用人信息,对自己很有帮助。“我相信,只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在理想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才智的。”
  杭州市残联办公室副主任顾水珍当过手语老师,今天的交流会上,她为不少应聘的聋哑人当翻译。一位名叫于银仙的聋哑人就是经顾水珍介绍去市残联下属的劳动就业服务处登记的,那里有不少面向残疾人的招聘信息,还为他们举办各种劳动就业培训。
  据浙江省残联介绍,自1995年省政府出台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政策以来,全省累计安置残疾人就业5.4万人,残疾人就业率由“八五”期间的7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