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战前论短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19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

  战前论短长
本报记者薛原郑红深
  18日下午,中国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后,就在团部所在的饭店一角,记者们将代表团副团长杨树安围在当中,在轻松随意的气氛中开始了第一次新闻通气会。
  16日,代表团团部成员抵达大阪。这几天,各项目运动队还将视比赛日程的不同渐次报到。今天,游泳、摔跤、拳击、软式网球四支队伍和刚刚从NBA归来的王治郅抵达。几百人的队伍分住在十几个宾馆,最远的距离团部有一小时车程。相互通气和赛前协调因此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还好,队员们士气高涨,这是最值得欣慰的。
  杨树安说,由于组织工作的一些问题,赛前训练的安排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麻烦。男篮去训练,一名队员只能领到一瓶矿泉水;而保龄球队发现,居然没有本队的训练场地,解决的办法是自己掏钱找场地练。尽管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杨树安强调:“关键是要自己做好,这是中国的气度。”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考验的不仅是技战术和比赛的能力,对生活困难的克服,对赛前心理的调整,对于年轻选手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问题也不失为一种锻炼。一共有297名中国运动员将参加本届东亚运动会,与出发前公布的300人名单相比,两名手球运动员和一名保龄球运动员因伤造成了减员。而297人当中,参加过悉尼奥运会的不过76人。杨树安说,这是一支新老结合,着眼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队伍。同样抱着这个目标来参赛的还有澳大利亚和韩国。而东道主日本则派出了最强阵容出战。
  东亚运动会自1993年开始举办,规模和影响已日渐扩大。一方面,亚洲体育的强势本就在东亚;另一方面,各参赛代表团也期望以竞争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推动东亚体育的继续发展。因此,东亚运动会在项目的设置上也有所侧重,正式项目不过15个。由此推断,“东亚运能反映某代表团某个项目的水平,但不见得会反映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整体水平。”杨树安说。
  (本报大阪5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