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真想再去“拢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1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真想再去“拢鱼”
阿才
帮大人“拢鱼”,是我童年时代的快乐时光。在水中插上几根毛竹竿,沿竹竿布下网,只留下一个九曲回环的“网上”通道,鱼儿一旦被赶进来,就很难出去。秋天,是“拢鱼”的最好季节,咆哮一夏的江水慢慢地收敛到主河道,与长江相通的荷塘,也裸出滩地,留下了许多沟汊。老爸领着我,选一处大的沟汊,开始“拢鱼”。布置好网竿后,在离网竿较远的地方,老爸用一根棍子扑打水面,让我在他身边“狗刨”助阵。我们一起把鱼往“拢鱼阵”赶……收获自然很大,看着蹦得老高的混子(青鱼)、鲢子,还有四处乱爬的河虾,那个兴奋劲儿就甭提了!
  爸养病在床,提到“拢鱼”,他昏暗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英气,旋即叹道:“现在,塘越来越小,水也又脏又臭,哪里还有什么鱼来拢?”
  家门口那片荷塘,算是当地一景:连天荷塘,号称十万亩。每及秋夜,塘中的河蟹顺着农舍中射出的灯光,呼呼往屋里爬,清晨,常会从门后暗处发现好多只张牙舞爪的螃蟹;晴朗的碧空中,鹭鸶、喜鹊、画眉翩翩起舞,时有画眉误入房间,在你的床头叽叽喳喳。
  而今,这片荷塘已经被不断的开垦挤压得只剩千余亩,枯瘦的荷叶秆,稀稀拉拉,在寒风中颤颤摇曳。家乡的一位专家告诉我:塘里的水不能用,污染高出安全标准几十倍。
  这些年我害怕回家。从早到晚,腐臭味儿直冲鼻息。水中的鱼越来越少,毛竹越长越细,除了麻雀外,难见其它飞鸟,黑雾天气也越来越多……倏忽之间,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疾病也在潜滋暗长。当地的环保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再如此污染下去,这里的人就得搬家了……
平心而论,这些年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环境保护问题也很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十五”计划中,把可持续发展、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了重要位置。家乡,不知您有什么打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