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爱心托起蓝天——首都第十一个“全国助残日”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1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爱心托起蓝天
  ——首都第十一个“全国助残日”纪实
  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
  新世纪的第一个“全国助残日”,适逢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是:深入贯彻保障法,携手迈入新世纪。5月20日上午,北京中山公园处处是欢乐的歌声、灿烂的笑脸,首都上万名群众参加第十一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人们用真诚为残疾人带来欢乐,用爱心为残疾人托起一片蓝天。
  在公园的主会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国务委员、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不顾似火骄阳,兴致勃勃地观看了由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文艺节目,参观了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以及来自北京18个区县的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展示。
  在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陪同下,司马义·艾买提来到北京宣武区截瘫女青年马萍和她的伙伴身边,仔细地观看了她们专门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编织的“中国结”手工操作表演。马萍和伙伴们激动地把编成的“中国结”挂到领导胸前。司马义·艾买提亲切地对马萍说:“你们不容易啊!”周铁农听到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结”又叫“同心结”后高兴地说:“好啊,我们就是要和残疾人心连心。”
  北京市副市长翟鸿祥在活动的现场郑重宣布了2001年北京市政府将为残疾人办的10件实事。特意赶来考察内地助残日活动的香港富康联会和台北弱智儿童家长协会助残日考察团成员说,内地每年都有一个法定的助残日,这在全世界都独一无二。这种形式把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在残疾人身上,这么多的志愿者、残疾人和他们的亲属来参与,真是太棒了!
  在涌动的人流中,活跃着一批残疾人事业的志愿者。北京邮电大学14位同学,一大早就赶来参加“助残志愿者”活动。他们笑盈盈地迎接着每一个热心的捐赠者。山东省郓城县百货公司的邓心全,专程赶到北京向北京市残联公益事业促进会捐赠了1000元。“志愿者报名处”服务台前挤满了热心的群众,他们有的来自市区,有的来自边远的农村。不少人庄严地在“志愿者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一位头发花白、衣着简朴的老人,在志愿者报名处跃跃欲试。工作人员怕她身体吃不消,好心劝阻她。老人动情地说,我当不成志愿者,那就请您帮我在留言簿上写几句话吧。留言簿上记下了这位老人的心声。
  “全国助残日”前夕,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中央文明办、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中国残联等和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分别对北京各区县和河北省等地特困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把温暖送到残疾人的家中。北京市怀柔县黄花镇王景旺一家四口有三名聋人。当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王新宪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时,他们的眼神和手势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之情。
  助残已成为社会生活中高尚文明的举动。“同一个世界、同在蓝天下”,这是残疾人向社会发出的呼唤。在今天的这个日子里,我们做了很多,在新的世纪中,我们更要与残疾人携起手来,共创辉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