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农民增收结构调整是关键——苏鄂皖三省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民增收结构调整是关键
  ——苏鄂皖三省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张红宇陈良彪时以群崔鹏伟
  最近,我们就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对江苏、湖北、安徽三省的部分县(市)进行了调查,同各级干部进行了座谈,也走访了几十个农户。总的看,三省及调查县(市)农民收入增幅同全国一样,也都是逐年下降的趋势。1997以来,江苏农民年收入增幅分别为7.9%、3.3%、3.5%和2.9%,湖北则分别为12.8%、3.33%、2.06%和2.32%。“九五”后三年,安徽农民收入增幅分别为3%、2.0%和1.8%。但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三省也是有潜力、有亮点的。最大的潜力和亮点,就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与过去总停留在农产品生产的“增增减减”上相比,政府和农民在结构调整上多了主动性、探索性,少了盲目性和被动性。从调查情况看,三省各级政府突出抓了以下七个方面:
  发展特色产业
  调查县(市)都坚持结构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在突出区域优势、抓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引导农民把一批特色产品逐步培育成支撑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东台市发展棚栽西瓜和种桑养茧,兴化市做大“菜、水、草”三篇文章和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仙桃市种莲藕、搞精养鱼池和家庭养殖,宜昌县种柑桔、种天麻、养奶牛,和县及寿县组织劳务输出,不仅取得了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显著效果,而且开始建立了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行机制。
  搞好产销衔接
  针对农民“不愁种不出,不愁养不出,只愁卖不出”的现状,各地都把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大了以销促产增收的力度。江苏东台市为了把西瓜产业做大做强,每年举行4到5次市场信息发布会,向农民介绍市场行情,引导农民围绕市场调整结构;到上海、南京等地召开农产品展销会,宣传东台西瓜。由于产销衔接做得好,“东台西瓜”已成为畅销沪宁线大中城市的优势产品。
  扶持龙头企业
  199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每年从财政预算内拿出10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省里140家重点龙头企业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分别比上年增长26%、21%和71%。今年该省决定把重点龙头企业贴息预算提高到3000万元,期望以此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1999年,江苏省开始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品种更新工程125个,技术更新工程52个,引进选育农林新品种、新组合771个,建设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0个,全省种植业良种覆盖率超过90%,畜牧业三元杂交猪和杂交羊饲养比例分别达到30%和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2.6%。
  重视个体私营经济
  近年来,三省在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注意培育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江苏省昆山市制定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28条意见,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重服务、轻税负、零收费”优惠政策。兴化市目前个私企业已达到66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税收1.2亿元,2000年农民人均来自个私经济的增收额达到50元。2000年,湖北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出口交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2.1%、13%、7.7%和9.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8%,成为主要增长点。
  加速劳动力转移
  “九五”期间,江苏省共有321万农民落户小城镇。安徽省去年农村劳务输出人数达到64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5%,外出劳务收入约217亿元,比当年地方财政收入还多43亿元。该省全椒县、和县、寿县通过在大中城市和劳务集中的地方建立办事处、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等营造劳务输出的有利环境,同时注意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达到了“一个典型影响一片;一人外出带走一片”的效果,外出农村劳动力分别达到5.1万人、12.8万人、17.28万人,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4%、44.8%和32.9%,年创收分别达到1.5亿元、5亿元和6.27亿元。目前,寿县在上海登记暂住的人口有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举家外出的农户22114户,占农户总数的9%。为此,县政府在上海专门成立了一个办事处,以解决本县在沪流动人口的上学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和劳务合同管理问题。
  加强政府服务
  重点是在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和产销衔接服务方面下功夫,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下功夫,在搞好科技服务、促进科技增收方面下功夫,在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培育地方名牌产品等方面下功夫。
  目前,三省都在按照中央的部署,狠抓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从调查情况看,三省实现上述目标是有把握的,但困难仍然不少。一是在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并不大,区域优势如何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得到实现,有些地方感到没有更多的办法。二是城乡经济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不能尽快转移和实现充分就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提高和农民增收都会受到影响。三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粮棉流通政策,对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尤其是对粮棉主产区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有更多的改革措施。
  事实表明,实现农民增收,必须坚持战略性结构调整方向不动摇;充分发挥养殖业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加大对乡镇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引导乡镇企业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有关规定,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