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苦恼人的笑——与无锡乡镇企业家谈天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采访札记

  苦恼人的笑
——与无锡乡镇企业家谈天之三
本报记者张毅
如此考究的装修和雅致的摆设,一点儿不像其它许多乡镇企业家的公室。濮永法迎上来和大家握手,一件鳄鱼衬衫和一条腰带便勾勒出了他的身材——个头不高,胸膛宽厚,腹部高高隆起,却显得很健壮。他就是黄泥坝村的党支部书记,同时还统领着这个村的好几家企业。
  刚一落座,濮永法就说:“聊聊天可以,千万别采访,我就怕采访。”老濮不笑不说话,连发牢骚的时候也是笑眯眯地咧着嘴。那神态总让人联想到笑口常开的大弥勒佛。
  “怎么怕采访,加强宣传也是好事嘛!”
  “不是说宣传不好,不过,有时候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每年春耕春播,电视台要来拍一拍,夏收夏种也要录像。他们一录像,麻烦来了。全村哪家的麦子都得你替他割,哪家的秧苗都得你替他插。否则,就撂荒给你看。为了组织场面,我们不得不从外面雇人收割插秧。本村人闲在屋里打麻将,也不下地干活。没办法,黄泥坝是典型。”
  “原来都是典型惹的祸。不过你们村有实力,雇人种田,还创造就业机会呢!”我这话纯属插科打诨。
  “你别笑,村里人还真是这个说法。想当年黄泥坝就几千块钱的家底子,现在骨干企业就有三家,净资产已经过了两亿元。一些村民见面就跟我说,老濮啊,企业发展没上限的,还是给大家提高提高生活水平吧!为这件事情,我没少给别人解释,搞企业没有回头路,上去了就下不来。这两年是企业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少不了增加投资。到头来,有人戳我脊梁骨了——他想当劳模,他有野心!我也转过弯来了,何必跟乡亲们过不去,我是全国劳模,也应当多给大家谋福利。到目前为止,村集体累计为村民投了900多万元的养老保险。你们看这些小洋楼漂亮吧,都是村里统一盖的。下面还接着盖。大家的要求,我尽量满足。”
  透过落地窗向外望去,一栋栋农民别墅红顶白墙,周边绿草如茵。村里校园、银行、水厂、电厂、液化气站、汽车站,一应俱全。面对这样的杰作,濮永法还是颇有成就感的。不过,此刻他的心情很复杂。经过多年努力,黄泥坝变成了“黄金坝”。然而,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与保守的小农意识拧在一起,成了一个难解的结。
  “没打算企业改制吗?”
“我们动过这方面的脑筋,有些事情很棘手。比如说搞股份制改造,即便给我10%的股份,我也买不起。10多年了,村办企业发展这么快,我个人并没有太多的积蓄。可是,那些搞个体私营的,手里很有钱,他们倒可能控制不少股份。全村人辛辛苦苦创出的这摊事业,如果落到别人手里,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还是稳当一些好!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黄泥坝村今年引进了18名大学生……”
  听着濮永法的讲话,我冒出了一个想法:在长期的乡村集体经济模式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管理经营方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似乎应当考虑做些调整了。
  尽管是闲谈,分别的时候,濮永法还是笑眯眯地说:“这是上级正确领导,党委班子集体决策和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