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草皮干部”闯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草皮干部”闯市场
  郝斌生朱宇
  去年4月20日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栾城问草》的报道,介绍了栾城县调整农业结构中种草的致富经验。然而,随着种草规模的一再扩大,原本十分走俏的绿化用草皮出现了滞销……
  “草皮书记”张瑞海
  栾城镇是栾城县草皮产业的发祥地。对于种草,镇党委书记张瑞海起初充满了信心:全县13000亩草皮别说往外地卖,就是本省石家庄也不够用。
  可左等右等,买草的客户怎么也不露面,全镇7000亩草皮让张瑞海如坐针毡。为了打开上海市场,张瑞海跟着运草车走了两天一夜到上海,第二天他就忙着整地、铺草、浇水,之后又直奔机场赶运第二批草皮,直到乘飞机时空姐提醒他,他才把干活时捆在腰间的绳子解下来。
  像张瑞海这样成天和草皮打交道的干部在栾城县乡村三级里不是少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为“草皮干部”。
  大小机关齐上阵
  然而,光靠为数不多的几十个乡村干部,栾城县很难渡过难关。全县为此加速培训营销队伍,聘请供销社系统100个业务员、工业系统1000个业务员为兼职草皮代理商。草皮销售从此出现转机。
  为了保证小草喝水,县水务局及时解决机井配套问题并运来了喷灌设备;电力部门保证了电力供应;农机部门研制出起草机、剪草机;科技局为草农送去“明白纸”……
  依靠特色闯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13000亩的销售计划如期完成了,干部和农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但是,许多农民对这次草皮销售风波还是心有余悸。
  “草皮干部”们深知草农们的心情,他们也深深感到发展单一草皮品种不是长久之计,为此,他们未雨绸缪。张瑞海喜滋滋向记者描绘着他们心中美丽的蓝图:目前我们已建起苗木基地、花卉、食用菌等高科技示范园区,下一步要依靠特色取胜,开发阳台草、楼顶草、壁挂草、彩色草、礼品草……把我们的草一直铺到北京国际草业博览会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