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市委书记的“家”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2
第4版(要闻)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市委书记的“家”事
  本报记者马利
  说起市委书记荆福生,福建宁德市的老百姓都会跷起大拇指,夸他是个硬汉子,是个一心挂念着老百姓的好干部。两年之内,荆福生的母亲、女儿和妻子先后被疾病夺走了生命。忍受着这些不幸的打击,荆福生硬是挺起腰杆,带领全市人民为摆脱贫困,发展经济而奋斗着,显示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的优秀本色。
  1998年4月10日下午,正在古田县主持宁德地区山海协作调研总结会的地委书记荆福生,突然接到家里从福州打来的长途电话:母亲病危,火速赶回。
  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荆福生是个孝子,十分敬重母亲。当年父亲参加革命,母亲被迫拖儿带女外出逃难,沿途乞讨,受尽苦难,带大了他们兄弟姐妹几个。
  荆福生放下电话,重新回到会场。他强忍着极度的悲痛,开始了会议的总结发言。他仔细分析着宁德地区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提出了一项项缩小山区差距的措施。
  没有人能看出荆福生藏在内心的悲痛,但细心的人能听出他的嗓音有些沙哑。
  会议结束,荆福生连夜赶往福州医院,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荆福生用颤抖的双手抚合母亲未合上的双眼,泪珠扑簌簌落了下来。
  4月13日上午,荆福生在殡仪馆匆匆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就急如星火地赶回宁德。在那里,还有许多工作在等着他,他不能因为自己的悲痛,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更为重要的使命。
  这一天,荆福生像往常一样,把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下午2时30分,荆福生准时出席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60周年纪念会。面对那些从枪林弹雨里拼杀出来的老战士、老英雄,他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下午3时,荆福生接待国家体委来宁德考察、调研的有关领导,并汇报了宁德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寻求合作和支持。
  晚上7时,人们又看见荆福生在主持海岛风力发电的一个专题会议,制订解决边远海岛上群众用电困难的方案。
  躺在床上,已是深夜。母亲的音容笑貌,使他久久难以入梦。
  荆福生的独生女儿荆薇出生刚1岁,妻子张建心就因病瘫痪在床上。荆福生一边照顾病榻上的妻子,一边既当爹又当娘地抚养女儿成长。不幸的是女儿在高中一年级时因淋雨发烧,引发恶性淋巴肿瘤。从1996年起,荆福生辗转福州、北京给女儿治病。
  肩负着宁德地区320万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使命的荆福生,常常抽不出时间照料家庭和女儿的治疗,只好把女儿托付给亲戚、朋友。
  1998年春节,放假5天,120个小时,荆福生在医院陪伴女儿,倾注了全部的父爱。
  1998年6月11日下午6时,正在偏僻山区下乡的荆福生接到铁道部的通知让他赶到北京汇报温福铁路前期工作情况,这是关系着闽东经济未来发展的大事。这次汇报也能顺便看望一下让他日日夜夜惦念着住在北京人民医院已病重的女儿。
  汇报完工作,荆福生一刻不停赶往医院,去看望女儿。他把被病魔折磨得气息奄奄的女儿紧紧搂在怀里,心中生出无限哀痛和内疚。6月14日凌晨,女儿荆薇在父亲宽厚的怀抱里走完人生的最后时刻,荆福生抱着女儿,默默地流着眼泪。
  15日上午,女儿遗体在北京火化,下午,荆福生就急忙赶回福州。他知道自己是个领导干部,肩上还有更重的担子,在哀痛面前,双腿不能软。
  荆福生想把女儿不幸去世的消息暂时不告诉卧病在床的妻子。他请人拔掉家里电话外线,制造电话故障,免得妻子打电话到北京询问女儿病情时知道真实情况。
  从北京回来,他在妻子面前强装笑颜。
  实在不能再隐瞒了,他请来医生和救护车。妻子还未听他讲完就昏了过去,老岳父血压也急剧上升,多亏抢救及时,才没有出事。
  妻子张建心瘫痪已18年。当初,荆福生住在四楼,多年来人们总能看见他把妻子背上背下,到医院看病。直到1997年,他们才有了一处有电梯的宿舍。18年,荆福生为妻子洗澡,给妻子铺床,一有机会就四处打听,为妻子寻医问药。他总希望有奇迹出现,让妻子重新站立起来。
  1999年11月21日,是个星期天,荆福生要去莆田市出席五地市协作会议,会议当天报到,荆福生决定傍晚赶往莆田,这样既不误开会报到又可利用下午这段时间陪陪妻子。
  下午3时,妻子张建心病情突然恶化,虽经医生多方抢救,但她还是在傍晚时分停止了呼吸。
  又一位亲人在荆福生宽厚的怀抱里闭上了眼睛。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荆福生这个结实的中年汉子欲哭无泪。老岳父望着悲痛欲绝的女婿,感动地对亲友们说:“要不是福生的悉心照料,我的女儿活不到今天。”
  两年失去三位亲人,荆福生没有被这些苦难击倒,他顽强地挺立着,带领宁德320万人民一步步向贫穷开战,向富裕前进。他不仅是生活上的硬汉子,而且是工作上的强者。经过几年铁心拼搏,宁德市4个国定贫困县、49个省定贫困乡已全部摘掉贫困帽。全市完成了“造福工程”、茅草房改造、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共计25631户120114人的搬迁。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了“五通”,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小康。荆福生极为关注宁德的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先后26次进京争取项目支持,现在,40万千瓦的芹山电站两台机组并网发电、华东最长的飞鸾岭两条隧道全部贯通、罗宁高速公路已通车、万吨码头今年6月将完成主体工程、福宁高速公路已全线开工建设、闽东机场将开工建设、温福铁路可望今年立项。就是妻女住院期间荆福生也不忘抓项目,他极力联系引来福建省立医院等5家单位到宁德柘荣投资办力捷迅药业公司,年产值超过亿元。在撤地设市前夕,荆福生亲自抓25个城建项目,每半个月都组织检查评比,为宁德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11月14日,宁德撤地设市,标志着由荆福生带领的320万宁德人民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使一直被认为是贫困山区的宁德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荆福生把自己和闽东人民用汗水浇灌的辉煌事业当成对亲人们的告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