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转机”以后的经济走势——“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2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转机”以后的经济走势
  ——“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综述
  本报记者张怡恬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200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春季座谈会”最近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不仅对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还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2000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趋向良性循环的重大转机,这是由国内外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在需求方面,我国连续三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产生了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增长的积极效果;二是在供给方面,一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强度,另一方面制定了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的方针,正在产生使经济结构向更为合理的方向转变、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供给水平的效果;三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外部环境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后,我们应进一步发挥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实现2001年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学者认为,2001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有利因素主要有:2000年宏观经济形势的趋好为今年的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收入增加的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提高;在去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明显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刺激作用会更明显。但目前国民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和城镇化水平滞后,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除了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应加快城镇化步伐。二是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我们仍然既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也有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可能。但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也要积极改善和提高财政收入。为此,一个可行的途径就是,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由生产型的增值税制向消费税制逐步转变的税制改革。三是如何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有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也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还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目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第三产业的滞后。第三产业在今后的宏观经济发展中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是我国能否真正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的决定性因素。
  有的学者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应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切实提高经济效益,而不能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也才能为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