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技校生源不足企业后继乏人明天谁来当工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2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焦点透视

  技校生源不足企业后继乏人
明天谁来当工人?
笔者在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山海关桥梁厂技工学校了解到,几年前该校在校生多达1200余名,近两年想尽办法开办了多种专业,但在校生仍只有500人。原来“车、钳、焊、铸”等为热门专业,如今钳工专业学生只有20余名,是以前的1/8,铸工专业早已无人问津。
  造成技校生源枯竭的原因主要是:近几年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员过剩,连续几年未招新工人;技工学校由原来定向招生,包分配,改为现在的向社会用人单位推荐就业,毕业生出路不明;现在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毕业后可以从事脑力劳动,挣钱多,待遇高,风险低,而当工人则要从事体力劳动,环境艰苦,收入低。据调查,绝大多数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当工人,除非孩子实在什么都考不上。只要有一线希望,哪怕花高价进私立大学,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家长也全力支持。
  其实,上技校前途同样光明。山海关桥梁厂在岗职工70%为技校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经过组织培养,自身勤奋努力,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经过深造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务骨干。两名全国劳动模范、十几名省市级劳动模范、百余名工人技师、十余名高级工人技师,几乎全部是技校毕业生。
  技校招不到学生,将使企业出现技术断档、失传和后继乏人的窘况,必须引起社会关注。
  河北山海关桥梁工厂徐宝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