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选人用人是关键——安阳电池厂积极开发非洲市场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4
第7版(国际)
专栏:关注非洲

  选人用人是关键
  ——安阳电池厂积极开发非洲市场体会
  本报记者黄泽全
  河南省安阳电池厂始建于1951年,是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年产电池3亿多只,分为4大系列、17个规格型号、50多个花色品种。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国内电池行业重复建设、市场供大于求以及外国电池产品涌入国内市场,安阳电池厂开始面临行业竞争激烈、市场营销困难、经济效益滑坡的境地。面对困难,全厂上下齐心协力,一方面实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保持国内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将经营目光瞄准非洲市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1993年初,当安阳电池厂获悉肯尼亚举办国际博览会消息后,立即派员参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产品在博览会上广受欢迎,许多客商要求与他们签订购货合同。同时,他们经过考察发现,当地60%的居民有夜间用手电筒照明的习惯,民用电池在东非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经过短期筹措,安阳电池厂于当年年底就在肯尼亚建立了“肯尼亚金钟国际有限公司”,销售“金钟”、“犀牛”牌电池,逐渐打开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市场,销售额不断上升。特别是随着该厂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的金光有限公司于2000年初投产以来,组装加工的电珠、电池和电筒产品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销售网络几乎覆盖整个东部非洲地区国家。
  几年来,安阳电池厂在开拓非洲市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了中国产品和中国公司在非洲的良好形象。安阳电池厂由于在非洲投资实行先贸易、后建厂的经营策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原则,注意熟悉情况,了解政策,考察市场,精心选择项目,实施科学管理,从而避免了风险。8年中,电池厂在非洲的经营已由当年的一个月一个货柜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月18个货柜的水平。
  安阳电池厂厂长郭星光先后4次到肯尼亚考察市场或论证项目,当他谈到该厂在非洲开拓市场的体会时,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非洲既是一个商机众多的市场,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安阳电池厂能够在开拓非洲市场方面取得一些业绩,是由于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我们进入非洲市场比较早,抓住了有利时机;其次,我们选择的经营项目符合非洲市场需要,从而保证能够获得效益;第三,做好对非洲的经贸工作,我们注意将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郭星光厂长说:“在非洲国家开展经贸工作,条件比较艰苦,需要选派思想品质好、业务素质高、懂经营管理、会当地语言、能吃苦耐劳的人员承担。我们选派到肯尼亚担任经理的孟书田就是一位比较理想的经营管理者。孟书田已经连续在非洲工作了8年,从注册经营公司、建立客户网络,到扩大经营范围、建立加工工厂,既有短期计划,也有长远规划,而且定期向国内报告业务经营状况和资金往来情况等。当然,我们也注意在福利待遇方面为在非洲工作的人员提供了优惠的政策,如国内原工资保留,年利润实行五五分成,国外部分70%作为再发展基金,余下30%为国外人员奖金等,同时国内还注意及时帮助他们的亲属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为他们创造舒心的、能够发挥才干的工作环境。”
  当谈到在非洲远景经营规划时,郭厂长说:“根据我厂制定的国际化经营的总体思想,考虑到目前我厂在非洲经营的实际情况,我们已决定在肯尼亚‘亚瑟河出口加工区’再购买500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期限60年,建立新的厂房,以扩大企业在非洲带料出口加工的规模。该项目预计投资金额为11万美元,建成投产后可以月生产、销售8000箱电池,年销售额达200多万美元,年获纯利润10多万美元,即一年可收回购地建厂的全部投资。可以说,我厂在非洲的经营前景是非常美好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