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井中葫芦现象”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4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井中葫芦现象”析
张黎洲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但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调查研究却有点变异:从上面看,他是下去了;从下面看,他还在上面,就像井中的葫芦,看似已掉进水里,实际上仍然浮在水面。群众对此很不满意,嘲讽这样的干部为“井中葫芦”,光会在水面上游来晃去,没啥用场。
“井中葫芦现象”,核心是个“浮”字。有的作调研,习惯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根本不去“下车观花”,连花儿的种属、性状、气味都弄不清,更谈不上给花儿“号号脉”、“浇浇水”、“扶扶正”。有的习惯于“从干部中来,到干部中去”,从来不愿驻村入户多接触些群众,只是把机关的会议室搬到基层去,满足于开会听汇报、作指示。有的习惯于“下到基层找材料,回到机关写报告”,俨然一副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样子,可出点子、动脑子、写稿子之类的事却一概由他人代劳,其本人既不“身入”,更不“心入”。“井中葫芦现象”,反映了某些干部对待调查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不用心的态度和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不良作风,实质上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相互交织的产物。本来,认真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医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症最好的药方,却被一些人曲解和滥用,反而助长了这些不良风气,这实在令人深思!
“井中葫芦现象”有着深刻的原因。依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任何现象的发生,内因起着决定作用,外因则是必要条件。“井中葫芦现象”也是如此。从主观上看,这是由于某些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不懂得: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制定政策、作出决策、推进工作的基本环节,不经过认真、深入、扎实的调查以占有第一手材料,就谈不上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要真心实意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解民忧”,就必须登门入户、讨教问计,进行实实在在、深入细致的真调研,而不是装模作样、浮光掠影的假调研。一些原来就理论根基不深、实践经验缺乏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后,如果对党一贯倡导的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又不自觉地去继承和发扬,“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调”,就很难做到称职并走向成熟。认识不到位必然导致态度不端正。某些领导干部下去作调研,往往不是“我要去”,而是“要我去”,是为跟潮头、随大流、应付上级、“完成任务”而“违心”行事的。
从客观上看,领导干部下基层作调研,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离不开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如果有关单位和人员自身不正、动机不纯,就可能使真调研难以展开。事实上,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虽然带着一定的课题,但调研过程往往没有多大的“自由度”,活动日程由下面安排,活动范围被下面划定,前呼后拥的陪同人员形成了一个不易冲破的“隔离层”和“包围圈”。即便是安排同群众见面,找哪些人座谈,甚至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有些问题怎样谈法、有些数据如何汇报,都事先作了交待。于是,领导干部能见到的常常是反复挑选的人物,听到的大多是几经“过滤”的经验,其真实性、代表性都不能不打点折扣。结果是领导干部想接触群众而身不由己,想认真调研却难乎其难,不知不觉中使调查研究走形变味,无可奈何下自己也成了“井中葫芦”。
杜绝“井中葫芦现象”,不能就事论事,而需从制度、机制上寻找解决办法。毫无疑问,我们历来重视调查研究,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党政领导干部非真正蹲下来、沉下去认真调查研究,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可的一套合理、科学而操作性强的制度与机制。各级领导干部是否经常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是进行真调研还是假调研?调查研究有没有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这些问题,既没有硬性的要求和量化的标准,又缺乏切实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某些领导干部用“井中葫芦”式的办法搞假调研,靠第三、四手材料进行决策和指导工作,却能够官照当、权照使,甚至照样提擢任用,他自然就想不到也不愿意认真研究应当如何克服“井中葫芦现象”的问题。道理就是这样:教育只能启发自觉而不能制约行为,只有制度、机制才有规范性和强制力,根治“井中葫芦现象”同样如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