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从粟裕两让司令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5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从粟裕两让司令谈起
顾伯冲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为统一指挥山东、华中部队,党中央酝酿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粟裕闻之,即复两电回中央,建议张为正,己为副。五日后,中央来电许之,粟裕心安。一九四八年五月,党中央决定调陈毅出华东,确定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见电后急见毛主席,恳求陈毅留任。不久,中央发出补充通知:陈毅继续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粟裕两让司令之事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其折射出的共产党人对待权力的精神境界,至今仍在影响着一代一代共产党人。
社会有阶级以来,权力成了许多人供桌上浓郁的美酒。个中缘由,《礼记》里早有所云:“官者管也”。做官意味着治众,故古人称治众的官儿为“牧”,将管理百姓叫“牧民”,就像放牛、放羊似地对待下级和百姓,而自己既可高车驷马、养尊处优,又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封建社会,正因为权力是为一己、一个家族、一个阶层的利益而服务的,从而产生了挡不住的诱惑。泛舟历史长河,极目观之:为争权力,演义了多少父子相残、兄弟反目,血溅宫廷的悲剧。
斗转星移,日月消长。历史烟云一一飘过,但追逐权力的遗风似乎并不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而消失。前几年,广东省阳春市发生了一起两名副市长买通黑道人物,预谋杀害市长的案件。河南省新乡县烟草局副局长的女儿请杀手将局长一家五口“满门灭绝”。杀机皆为谋揽大权而起。而在政治生活中,一些副职同正职争权夺利,甚至不择手段挑拨离间,造谣诽谤,诬告陷害,欲取而代之的情况经常发生。这种现象,说到底是封建主义权力观的一种隔代返祖。
粟裕忠心耿耿为党和人民奋斗一生的实践表明:两让司令,决不是没有担任司令的才能,也不是不愿为党担负更重要的工作,而是为了把党的工作做得更好。现实生活中,不要说那些丧心病狂谋害正职的违法犯罪者,不要说那些绞尽脑汁排挤正职的无耻之徒们,也不要说那些东奔西走跑官、要官、买官的投机钻营者,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同共产党人的品质、情操是水火不相容的,共产党人正是要经过自己的奋斗,彻底消除这些罪恶、丑陋的社会现象。就说那些因为自己的同学、同事升迁了,自己仍“原地不动”而愤愤不平者;那些因为自己过去的下级职位超过了自己而怨天尤人者;那些以“我干副职已几年了”、“我在这里已几年了”为资本向党和人民讨价还价者,同粟裕两让司令的高尚情操、宽广胸怀、远大志向比一比,应当从中悟出什么呢?而对这些伸手者,党组织也应当有所警惕。
权力的本质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支配力量。权力本身不会带来觉悟,带来品格。但为谁掌权,怎样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却反映着一个人的觉悟、品格和精神境界。在共产党人眼里,权力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正确认识和使用权力,是市场经济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经常而严峻的考验。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让我们的权力观永远凝聚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情操,让我们手中的权力永远为人民谋利,为社会造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