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深情海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4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长沙杯·七一之歌

  深情海棠
王晓明
  宋代诗人苏东坡歌咏海棠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把“花中神仙”的娇柔之态活脱脱地勾画出来,流露出一片爱花之情,然而,这爱却远不及周恩来与邓颖超对海棠的眷眷钟情。
  位于北京中南海的西花厅,是周恩来夫妇的住处。庭院里种有许多海棠树。这些海棠树每年都是花丰叶茂,姿影绰约。虽然鲜媚温柔却不妖冶,有超群绝类之势。我想,当年周恩来选中这里,定是被这海棠深深地吸引了。每当海棠花开时,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要抽空和邓颖超一起,漫步欣赏那如霞似锦的鲜花。每每工作到深夜,累了,周恩来也爱在海棠树下散步。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使夜间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于是,一切烦扰和疲劳都被暂时忘却。
  有时,周恩来走到海棠树下,赞叹地说:“海棠是一种非常清香的花,人人喜爱。”夜空里,花枝在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感谢周恩来的夸奖。
  海棠花是楚楚动人的,而由此引来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之间的故事,恐怕比它还要动人。还记得美国著名作家斯诺的夫人曾谈起,当年,邓颖超送给她一束新鲜的海棠花,并告诉她这是周恩来生前最喜爱的花。斯诺夫人高兴极了,给花拍了照,然后压在书中保存了起来。
  1954年春,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而这时,周恩来正在瑞士开日内瓦会议,不能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便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标本,压在书中托人带给周恩来。真是:“羁客有家归来得,对花无语两含情。”看到这蕴涵着祖国亲人深情厚谊的海棠花,周恩来十分感动。百忙之中,他压了一朵芍药花,托人带回中南海。回国时,又把那枝海棠带了回来。邓颖超随即用一张纸作衬,把海棠和芍药放在一个镜框里挂了起来。人们见了,都以为是一幅静物油画呢!北京—日内瓦,海棠—芍药花。直到现在,这两枝花还完好保存着,看到它,就会使人们引起多少美好遐想。
  啊!深情的海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