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移动”的触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5
第4版(要闻)
专栏:

  “移动”的触角
  本报记者杜若原
  40岁的董建华,原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一家邮电企业的职工。自从工厂破产后,他便以拉黄砂、打零工为生。两年前,富池镇上的几位生意人买了手机,但镇上没有移动通信的服务网点,每个月都要到县城缴话费。董建华得悉这一情况后,眼睛一亮,匆匆赶到阳新县移动公司。从此,担任了服务代办员的董建华每天走村串户,登门拜访那些对手机有兴趣的农户,为潜在的用户做感情联络,还将农村移动用户的各种意见搜集整理,反馈给县公司……
两年里,董建华为移动公司代收话费近500万元,发展农村用户400多个;他每月的收入也接近3000元。“业务”做大了,董建华买来一辆厢式货车,天天为农村用户提供上门服务。如今,在湖北黄石市,涌现了一批像董建华那样的农村移动通信代办员。黄石移动通信公司经理聂新华告诉记者,目前城市的手机用户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农村市场则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农村市场需求日趋活跃,又不能套用城市的办法开拓市场,代办服务便成了满足农村移动客户需求的有益尝试。
  黄石市移动公司对代办人员进行了严格培训,通过他们把服务的“触角”伸向偏僻的乡村。公司还专门购车改造成移动营业厅,定期定时定点为农村用户上门服务。由移动营业厅联结的众多代办点,构建了黄石移动通信拓展、服务农村市场的网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