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全国各地群众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4
第2版(申奥专版)
专栏:

全国各地群众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功
  本报北京7月13日讯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向北京奥申委发去贺信。贺信说,北京申奥成功,将在华夏大地上创造出新的历史。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广大工商界人士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努力为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贡献力量,为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北京7月13日讯莫斯科传来喜讯,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主办权,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和第十三届残奥会将同时在我国伟大首都举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今天向北京奥申委发去贺电。贺电中说,我们谨代表广大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全国6000万残疾人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本报北京7月13日讯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在京的少数民族同胞欢欣鼓舞。7月13日晚10时15分,国家民委举行在京少数民族代表座谈会,庆祝北京申奥成功。代表们认为,北京申奥成功,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赢得了世界瞩目。(魏国栋)
  本报杭州7月13日电记者鲍洪俊、江南报道:在杭州,欢呼声充满了整个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博士生会代表3.6万多名浙大学子,向北京奥申委发出贺电。北京胜出的一刻,守候在浙江省体育局的各界群众一片欢腾。人们紧握着双拳使劲地摇,人们张开了喉咙尽情地叫。
  本报西安7月13日电记者郑少忠报道:天还没有黑,西安市临潼区下和村的30多名村民就聚集在村党支部书记杨云龙家,目不转睛地观看申奥的现场直播。杨云龙激动地说:“北京申奥成功,不仅仅是北京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光荣,是我们8亿农民的光荣!”
  本报合肥7月13日电记者蔡小伟报道:在我国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的故乡——安徽省和县,许海峰的母亲徐义英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徐义英激动万分地说,申奥成功,说明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了。今晚,合肥市各大路口和商场门前,打出了“北京申奥成功”的横幅,大街小巷听到的都是申奥的歌曲。
  本报天津7月13日电今晚,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翔宇学校部分师生汇聚在南开中学翔宇楼礼堂,共同收看申奥的电视实况转播。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说:“我们的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早在1907年,就建议中国加紧准备,争取早日参与奥运会。今天,北京申奥成功,终于圆了张伯苓先生以及全体南开人的百年之梦。”  (陈杰丁峰)
本报武汉7月13日电记者罗盘报道:在武汉,聚集在湖北网球馆收看申奥结果的运动员们欢呼起来。奥运冠军肖海亮激动地说:“结果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还是让我们狂喜。能在祖国参加奥运会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奥运羽毛球冠军高崚给在武汉的父亲打电话时,兴奋地说,她要以刻苦的训练、优异的成绩争取2008年奥运会的入场券。
  本报长沙7月13日电记者吴兴华报道:在长沙,彩色的礼花腾空而起,把古城映照得五彩斑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说,申奥成功是我国的光荣和骄傲!是我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本报兰州7月13日电记者李战吉报道:北京申奥成功,在兰州引起强烈反响。兰州市副市长杨在溪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说,申奥成功,为我们的绿化、生态建设增添了动力,我们要用更浓郁的绿色为奥运增添光彩。
  本报太原7月13日电记者安洋报道:顷刻间礼花齐放,顷刻间鞭炮齐鸣,顷刻间欢声笑语,太原市所有的市民今晚与北京同享骄傲,与祖国共享喜悦。在工人文化宫广场,3000多名欢乐的工人畅饮欢乐酒。5公里的汾河公园里,彩灯齐放,2万多太原市民汇集在汾河两岸,民间音乐会、民间舞会、民间歌会高潮迭起。
  本报拉萨7月13日电记者王建新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通过电视直播传到万里高原。家住八廓街的扎西说:“西藏各族人民的心和北京人民的心一齐跳动。我们祝愿北京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
  本报银川7月13日电记者郑有义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塞上古城银川市鞭炮齐鸣。记者驱车在银川的街道上,看到街边的小店铺旁人们热烈地议论着刚刚结束的莫斯科表决场面。银川市中心光明广场,人山人海,一束束礼花不时从广场、各小区升起,把夜空点缀得绚丽多彩。一名出租车司机高兴地对记者说:“中国还是有地位,真高兴!”(附图片)
  得知北京申奥成功后,高校学子在中华世纪坛前展开一面国旗。
  本报记者李舸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