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以笔会友以书传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5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以笔会友以书传情
本报驻韩国记者王林昌
  一幅巨大的“邵华泽书法展”的横幅悬挂在汉城世宗文化会馆的大厅前,韩国总统金大中送的鲜花和前总统金泳三送的花篮摆在了展厅最为显眼的地方。4月20日,韩国政界、经济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中国驻韩国大使以及邵华泽在韩国的老朋友们,还有那些慕名而来的韩国书法爱好者们也都早早赶来参加书法展的开幕式。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一行,是应韩国亚太经济文化研究会和《东亚日报》邀请进行访问的。为庆祝韩中建交9周年,韩国方面举办了此次书法展,共展出了59幅作品。那幅长达5.33米,高1.44米的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行书长卷悬挂在展厅中央,两侧以“戎马书生”和“天地一沙鸥”条幅相衬,这既表现了邵华泽大字书法的功底和气势,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写照。
  邵华泽的书法艺术早已为韩国人所熟知。中韩建交之初,他的书法就成了两国文化和新闻界交流的桥梁。1992年9月,东亚日报社会长金炳琯先生访问人民日报社,并和当时任总编辑的邵华泽先生相见,他们商定两报建立协作关系。当时正值中秋佳节,邵华泽为此挥笔为金会长书写了一幅“月到中秋分外明”的题词,表达了他的祝贺。1993年当邵华泽社长率人民日报代表团访问韩国时,金炳琯先生在自己的家里设宴款待,应主人之请,邵华泽又赠书“墨缘”两字,希望中韩两国和两报的友谊能以墨为缘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之后,人民日报和东亚日报以及韩国其他新闻媒体的交往不断增多。
  邵华泽先生在访问韩国期间,会见了韩国的政要以及经济、文化、新闻界的许多友好人士。他们叙友情,谈书法,期盼着中韩两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有着更为广泛的交流和发展。
  韩国总统金大中与邵华泽先生有过一次令人难忘的交往。1998年初冬,金大中总统访华,作为一个韩国的书法名家,他主动提出会见邵华泽并进行书法交流。两人在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里相逢并畅谈韩中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金大中把他亲笔书写的座右铭“以民为天”条幅赠给人民日报,以祝贺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邵华泽向金大中总统回赠了一幅“宁静致远”以表谢意。这次,金大中得知邵华泽书法展开幕的消息后,先是派人送来一盆在缎带上有他亲笔落款的兰花,后又派遣青瓦台首席公报秘书官朴峻?代表他出席开幕式并表示祝贺。金大中说,他不会忘记1998年在北京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他希望通过这次书法展能够使韩中两国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前总统金泳三邀请邵华泽到江南上道洞自己的家里做客。两人相见感到格外高兴。金泳三还清楚地记得1993年邵华泽访韩时送给他的那幅“云海”字幅。他说,如今那幅作品仍然作为外国贵宾的礼品珍藏在青瓦台。金泳三酷爱书法,客厅里就挂着他今年元旦书写的“松柏长青”大字横幅。他认为邵先生的字有自己特殊的风格,很像邵先生的为人。金泳三还聚精会神地欣赏了邵华泽用宣纸印制的作品集。
  韩国总理李汉东亲临展馆,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邵华泽的书法作品,并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艺术无国界”,称赞韩中两国的书法交流。
  访韩期间,恰逢邀请单位一个职员的儿子周岁生日,邵华泽应邀参加了这一家人的喜庆活动并当场挥毫,写下了“祝福”两个大字。职员的全家和其亲朋好友们目睹了他手握毛笔悬腕而书的风采。这位职员说,邵先生的字幅是比什么都贵重的礼物,他要好好珍藏,让孩子不辜负先生所期,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邵华泽作为中韩文化交流的使者,以笔会友,以书传情,为推动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