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监管出信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8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监管出信用
朱竞若
合同履约率达到100%!虽然参与的企业只有105家,但已经让我们高兴而欣慰地看到了合同公示制这样一个信用监管工程带来的效果。富阳市把建立地方企业的信誉,当作理顺经济秩序、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件基础工程来抓,确有远见卓识。
“80年代有产品就有客户,90年代有广告就有销路,现在商品过剩,有信誉才有市场”,富阳人对企业发展动力的概括,既简洁,又深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意义不凡的进步。
首先是认识上的进步。与诚实守信相悖的种种问题,如假货横行、三角债等等,人们都能隐约地看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在不少地方,“护短有益地方利益,能带来经济繁荣”的错误观点颇有市场。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富阳,对此问题的认识已有质变。在他们眼中,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在21世纪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企业信誉攸关成败,地方信誉攸关兴衰。谁先赢得信誉,谁就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参加合同公示制的105家企业,就已初尝甜头。
其次是建立信用手段的进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诚实守信更多是道德范畴问题,因此,重合同单位、信誉十佳企业,种种与信誉相关的评优创佳,耳熟能详。然而,倡导固然十分重要,监管也必须有力。一套较为完备、公正、透明,随时可供查阅的信用记录,可使诚实经营者规避风险,亦可使借钱不还、违约失信甚至蓄意欺诈者无处遁形,丧失交易资格,最终被淘汰出局。倡导和监管,正是市场信用建设有效的两手。
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中,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约束机制的呼声日高,各地也有不同的实践。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信用约束机制的建设,几乎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与完善。今天,网络日益普及,有高科技相助,有政府推动,相信这一机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将行驶在快车道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