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数字“缩水”为哪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8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记者来信

  数字“缩水”为哪般?
  新华社记者高友清
  “官出数字”已为社会广泛知晓,人们大都认为一些领导所出的政绩数字都是“兑水”、吹大了的,却不知也有“缩水”的数字。
  江汉平原某市一位县级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离任前,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5亿元,他调走后的当年,新来的党委书记通过“缩水”,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变成了40亿元,当地群众讥讽道:“某某书记带走了5亿元。”
  有的领导则扮演着“兑水能手”和“挤水英雄”的双重角色。鄂西北某县级市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20世纪90年代末出人意料地呈现出跳跃式发展:199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猛增40%左右,一举宣布整体脱贫;第二年便跻身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之列;第三年这个市再次夺得全省十强县市桂冠;第四年该市市委书记迁任某市党委“一把手”,便由“兑水能手”摇身一变成了“挤水英雄”,暗示有关部门重新“盘点”全市各种经济数据,导致前任的政绩数字大“缩水”。
  当然,新任领导也有不“挤水”的时候:前任升迁后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不便否认前任的政绩,只有哑巴吃黄连。
  据调查分析,多年来,各级组织部门在提拔任用干部、考核干部政绩的过程中,缺乏可供定性的严格量化标准和科学指标体系,加之县市级以上领导经济责任离任审计长久“缺位”,因而给干部对政绩数字随意“兑水”、“挤水”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