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演出不能只图包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5-29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演出不能只图包装
徐涟
热闹中的偏差
  当看完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有些专家和观众表示:“很难说这是一部真正的芭蕾舞剧。”在剧中,我们虽然能够清晰地找到京剧、皮影、杂技、电影等各种艺术手法,但是芭蕾舞剧本身的形式与美感却大大削弱了。在芭蕾舞剧中最重要的音乐创作也被放到了最不起眼的角落,舞蹈团体中的核心人物——舞蹈编导也只能跟随在大导演之后,而众多的优秀芭蕾舞演员则成了陪衬,似乎谁跳都不重要。售出去的百分之六十的团体票也是出于好奇心而并非对芭蕾舞的欣赏。
  单从这部芭蕾舞剧备受关注和前几场的票房销售来看,似乎纠缠于它是不是芭蕾舞剧有点不合时宜,并且作为一种创新或探索亦未尝不可,但我认为起码这不应该是芭蕾发展的方向。这些年,把各种艺术门类往一起拼凑已屡见不鲜,在戏曲中加进一些毫无必要的伴舞被说成是戏曲与舞蹈的融合创新,京剧昆曲中引入生硬的西洋作曲技法又成了中西合璧、古今交汇,可惜,除了徒有其表的“形式”创新外,又有几部作品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艺术特色?艺术各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件好事,但艺术的发展是以越来越鲜明的个性特征为标志的,而不是在相互借鉴中抹杀各自的艺术本体特性,更不能只重包装而不顾内里。前几年“舞蹈沦为伴舞”,就是因为舞蹈艺术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
  市场中的虚浮
  相对于前些年降至“低谷”的演出市场,这几年各种艺术门类都有所回升。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大量的演出剧目,不停的艺术展演,到底有多少真正的观众,有多少人是偶然的消费,有多少高质量的演出,尤其是有多少人自己买票进剧场?表面活跃的现象与票房收入之间的巨大反差,已造成演出市场虚火过旺。
  以近几年来频频出现火爆场面的话剧来说,经常有剧目上演,《茶馆》、《风月无边》、《我不离婚》、《囊中之物》等屡屡创造票房佳绩,似乎话剧艺术也早已成“市”了。然而,熟悉圈内情况的人认为,几部票房成绩不俗的剧目不能代表话剧演出的总体水平。人艺复排话剧《茶馆》之所以取得了超乎想象的票房成功实在因为它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优势条件,比如经典剧目、老北京题材、最有号召力的演员、剧场装修后第一次使用、大量的团体票等等。同是人艺的剧目,《蔡文姬》却是另一番情景,票房反应与观众反应均不理想。一部号称史诗音乐民谣剧的《鲁迅先生》也是血本无归。小剧场话剧凭借低成本投入本应有所收益,但《北京无冬天》等数部小剧场话剧却在票房上无情地遭遇冬天。田沁鑫兼编剧及导演于一身的话剧《狂飙》也因为二十场演出的过大计划而遭受着票房的严峻考验。
  话剧艺术不能以票房论英雄,好演出赚不着多少钱也是常有的事,关键是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打入市场、大赚特赚的架势,对作品、表演和面临的市场应该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估计。此外,时至今日,还有多少演出仍然滞留在送票看戏的虚假繁荣上,甚至不敢拿到市场?又有多少演出停留在交流项目上,赚的只是国家的钱?剔除演出市场上的大量水分,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演出市场是当务之急。
  近些年,人们都喜欢把歌剧这样的演出搬到广场,造成轰动性新闻。在音乐厅演出都必须保持安静才能欣赏到不同音质音色的歌剧被移到了空阔的地方,并且还拼命延伸,号称要招徕多少万观众。这又能看见什么听到什么呢?动不动就几百乃至上千美元的票价,到底是给什么人看?其结果或许只是一场“假面舞会”,图个热闹罢了。
  包装中的沦落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一部百老汇经典话剧《蝴蝶是自由的》被渲染成“中国第一部裸戏”而让观众大呼上当;明明汇集了不少京昆名角的表演却非要突出“男旦就要绝迹”来吊吊观众的胃口;为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马友友创作《逝去的时光》而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众多国内外观众所熟悉的作曲家陈其刚,在成功创作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全部音乐后,却在海报上成为一个几乎无人注意的小头像……
如果这只是些纯娱乐项目,似也无可厚非,但以完全取悦市场的态度来对待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欣赏,对娱乐与艺术不加任何区分,一味降低艺术的品位与尊严,就只能导致艺术的沦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