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七年半没出一件废品——我是怎样保证产品质量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8-18
第2版()
专栏:

七年半没出一件废品
——我是怎样保证产品质量的
詹水晶
先说说我的认识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我进了大连造船公司机械厂,七年半没有出过一件废品和返修活,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我刚到工厂的时候,只寻思干活就得像个干活的样。做一个手艺人,出废品多难看!所以我尽力争取不出废品。
以后,在党的教育下,我知道了工厂同自己的关系,明白出废品不是个人好看不好看,而是会影响生产发展和工人生活改善的问题。工厂进行质量大检查时,工会算了一下细账:干废一个“大错风门”就要给国家浪费一万元,干废一个铜螺丝帽也要损失四、五角钱。我想:在家里,要是孩子打了一个碗,也要说:“一个碗值一角钱,怎么这样不爱惜呢?”工厂是我们的家,我们废了一个铜螺丝帽却满不在乎,该怎么说呢?对国家财产不是应该比自己的东西更加爱惜吗?再说,我们车制的活,都是要用来征服大海大洋的,我们亲手做的部件在大海里出了毛病,那是好玩的事吗?
对保证产品质量加强了责任心以后,我的想法也变了。从前对没干过的活只问技术等级比我高的,觉得那样“好看”一点,现在不论什么人都问了,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看;从前只顾照图纸干活,现在对产品的用途也随时关心、打听了,因此,图纸有错误的地方,我也能发现并且主动提出来。
我深深体会到:保证质量同完成产量并不矛盾,七年多来,因为我没出过废品和返工活,就保证准确地完成了计划,月月超额完成了任务。
我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的具体经验是:
一、主动地关心产品质量,不光自己保证质量,还要同造成质量低劣的现象坚决地进行斗争。
二、干活时决不马虎大意。细心做好生产准备工作,车活时集中全部注意力。
三、不懂就问,虚心学习,尤其是学习苏联经验,贯彻专家建议。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安规程,爱护机器设备。
五、搞好团结,尤其是三班团结,共同保证质量。
下面就把这些经验大概地介绍一下。
应该坚持斗争
有一次,我接到三个“错汽拉杆”的任务,我检查图纸时,发现杆子脖的尺码同以前干的不一样。我想:这“错汽拉杆”是要在船上打反正车的,脖子细了抗不住。是不是图纸有毛病呢?我找检查工段长曹玉堂来研究,他也认为拉杆的脖子细了。我问他可不可以把脖子加粗,他说图纸是设计科画的,他不能决定。
我找调度员小王,问他:“这活的尺码对吗?”
他说:“不是有图纸吗?”
这时候,也有同志对我说:照图纸干得了,反正设计科图纸错了,不能由咱们负责。我想:这个念头不对!图纸错了虽然不由我负责,可是产品质量低劣却是最大的浪费。这三个拉杆要车半个月,要是现在图省事不问明白,车出的活不合标准,这半个月就白费了。
我把怀疑的地方告诉小王,他到设计科去问了回来说:“真气人!设计科的同志说,‘叫他照图纸干得了,管什么粗了细了的!’”
我说:“照图纸干,我还不会干吗?我怕图纸错了误事才去问他们的。我看脖子细了,把我怀疑的理由告诉他;他说不细,也应该把不细的理由对我说一说。稀里糊涂的算怎么回事呢?”
小王想了一下,说:“我再去一趟!”
这回,设计科同志还是说:“图是照旧样子描下来的,叫他照着图干没错!”
我想:照旧样子描下来也不敢保证没错一个数目字呀!让我到仓库去照旧样子对一下,决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拉倒。小王说:“你不怕费事我也不怕费事,我去量吧!”
这一量,才发现图纸画小了六个公分,这才提醒了设计科的同志,把图纸上的错误纠正了。
车间的黑板报表扬了小王和我,认为对质量主动负责、坚持斗争是应该的。这件事情也教育了我,使我觉得不光自己要注意保证质量,还要注意别人,尤其要注意同自己工作有关的工序。保证质量本来就是需要大家配合的,不能只顾自己。
同时,只要是对国家负责,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应该坚持斗争,什么事是对的,就应该照对的去做。有了这个决心才能保证质量。
把心放在活上
出废品和返工活,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马虎大意;因此,对每件任务都要虚心谨慎,集中全部精力。
我在没车活以前,就注意细心作好生产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图纸琢磨透,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例如:一个字又像“3”,又像“5”,可不能寻思:“大概是个5吧!”我们决不能干“大概”活。有一次,我检查起锚机的图纸,这起锚机有九个台,图纸上注明总长是二十多公尺,可是图纸上只有六个台有尺码,我不能说:“先下料再说,反正总长有了。”也不能说:“先车这六个台再说,反正车完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一面车一面问。”根据我的习惯,一定要先把图纸全部彻底弄明白。这时我先找工学技师弄清了这三个台的尺码。这才发现把这九个台的尺码加起来,同图纸上的总长不符合。再把设计科的同志找来计算,才知道图纸的总长少写了六百公分。要是先下料,先车了再问,那不糟了吗?
对工卡具、原料的检查也是这样。例如:千分尺、千分表大家都使,有时弄得不灵了,一定要对
一下,事先把毛病纠正过来。
在工作时间集中全部精力,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和爱人吵架啦,孩子怎么样啦……这些事是不能带到现场里来的,带到现场来,精神准溜号,质量就没有保证。
有时候,现场的事也会使人精神不能集中在生产上面。这时候也需要克制自己。例如:一批活的工时定额下来了,你一看,工时少算了,眼看就要少得计件工资,怎么办呢?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我的办法是先不去管它,一心一意干活,完了再说。有的同志看到工时定额少了,就马上去交涉,要求改正,跑来跑去,工时改过来了,但他的时间也赔进去了。回到床子旁边,还要同人家说一说,说算定额的怎么怎么不对,心一时静不下去,对保证质量很不利。
不能以为干粗拉活就可以不太细心。废活不出在精密活上,倒常常出在粗拉活上。我们组有个工人制造船上的“小摆”,头一批十来个活车销眼时,他都用样板比量,质量非常好。过了十来天,他又作这个活了,作二十个却废了六个;因为他以为有了经验,不必比量了。那时候,我作小摆的轴,做了三百五十个没出一个废品,因为我每个都是用样板比量着干的。
小心谨慎是不要蛮干,但不是束手束脚不敢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摸准了规律,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提高产量。例如:我干一批“艉轴”时,第一个用了三十九个工,第二个是三十二个半工,最后只用了二十一个工。因为我知道怎么干能保证质量以后,就慢慢地把机床由每分钟十四转加到二十一转、三十六转,到转数不能再快的时候,又加大走刀的速度,加大吃刀的深度。去年我完成工时定额百分之二百零八,今年上半年的工时定额,我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
不断提高技术
要提高质量、全面完成任务,需要不断地提高技术,向人家虚心学习。我只要遇到以前没有干过的活,就一定尽量找干过的人请教。有一次做发电机上的铜头,过去没有干过。那时张连德还刚满徒,我知道他常干这个活,就去向他请教。小张把这活的用途、车法、他车的经验都详细地告诉了我。我照他的话加工了头一个活,又拿去请他检查。他仔细看了以后,说:“保证能行!”我才继续干下去。这就避免了走弯路,保证了质量。
对先进经验也不能放松。高速切削、多刀多刃,我都是在大连造船公司学会的;科列索夫车刀法是我用业余时间对着报纸“蹩”会的。
我特别重视学习苏联经验、贯彻专家建议,这是提高技术的最近便的路。例如,我们车的“曲拐”老容易发扁,修起来很费事,我就去找苏联专家问这个问题。苏联专家尤金看见我主动找他提出问题,非常高兴,立刻教给了我们一个办法。我们按照这个办法做了以后,车出的活很精确,过去车一个大曲拐需要十五昼夜,现在只要十天多一点就干完了。
最起码的要求
遵守劳动纪律,是一件起码应该做到的事,不遵守劳动纪律,活计一定干不好。
遵守劳动纪律,首先要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安规程,不遵守它就不能保证质量。我们车间有的人不认真遵守操作规程,结果出了废品和返修活,这就明明不是技术问题了。为什么不遵守操作规程呢?不是马虎大意,就是图省事,既要不费劲,又要多拿计件工资。可是这样对国家对个人都不利。例如: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一天做了八个活,都保证了质量;不遵守操作规程,一天做十个,却废了五个,到底是哪样好呢?如果出了返修品,比重新干还要麻烦。有的人图“省事”,不遵守操作规程,只想闯大运,这是危险的。例如:卡盘爪上的螺丝不全部上紧,车活的时候,活就会飞出来,今年在我们车间已经砸伤过两个人了。铁末沾活时不用钩子钩掉,用手去摸,有人就轧去了手指。这七年半来,我一次事故也没有出过,就是因为遵守了操作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的人,一定不会无故缺勤。这七年半时间,我不但没有旷过工,就是连一次事假也没有请过。
这七年多来,要说“私事”,哪能没有呢?不过看你怎样处理罢了。我十三岁就离开浙江,有二十多年没有回家,我父亲要我回家看一趟。我想:趁春节多请上几天假,领导上也会照顾的。可是,我们车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闲人,我一去十天半个月的,我的活交给谁干啊!想来想去,完成国家任务是大事,我把钱寄给父亲,请他老人家上东北来玩玩。父亲还挺“硬实”,赶到大连来了。后来我爱人和我那五岁的小男孩又到浙江老家去了一趟。这样,老人家也放心了。
再举两个例子来说吧:我三十多岁才结婚,第一个男孩满周岁的时候,亲戚朋友都替我高兴。赶巧那天不放假,我爱人叫我请一天事假帮助照料客人,我不愿请假,她生气了,说:“工厂一天少了你又能怎样?”我只好先说服她,我说工厂不比农村,一天少了我,任务就要受影响。在家招待客人虽然是愉快的事,但是影响完成任务却又会不愉快了。我们约好:请主要的亲友晚走一步。一下班,领导上就叫我回来了,亲友们都还没走。生产任务也完成了,同亲友也聚会了,这种愉快就是全面的了。
还有一次,我的大女儿得肺病,我的爱人不知道中苏医院在什么地方,我早晨四点钟就起来,送她们到中苏医院,还是没有耽误上班。像这类的事,你计划不好,总难免请上半天一天事假,一计划好,事假就避免了。
最后,我想特别说一说关于爱护机器设备的问题。
七年多以来,我只使过三个月的苏联机床,其余的时间使的是两台比我年龄还大的旧皮带床子。我干的活,公差不能超过三道(一道约等于一根头发的八分之一),但是我都严格地保证了质量。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注意保养机床。我绝对不让铁末子沾到床面上,交接班时也要把床子情况详细交代,决不马虎。
为了保证质量,完成任务,这些都是我们起码应该做到的。
靠大家的力量
车大型的活,是三班接着干的。所以搞好三班团结,对保证产品质量特别重要。
不出废品是大家的心愿,这就要三班密切合作,不能抱着“谁废谁负责”的态度。例如:我同卢恒珍、苏兆文三个人的技术等级是七级、六级、四级,一般地说,技术等级高一点的,干精密活也比较有把握一些,我就尽量挑精密的地方干,把不需要十分精密的地方留下。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三班团结得好不好,首先要看交接班做得怎样。我们对交接班是很注意的。有一次,我该下午四点半交班,老卢到时却没有来接班,我边干边等,到五点钟,老卢气呼呼地跑来了。原来他爱打篮球,这次看球忘记时间了。他来晚了,我也不能急急忙忙就走。还是按照我们的老规矩:对接班人作详细、明确的交代,不光图纸上的问题要说详细,连机床什么时候浇油都说清楚,以免你上来一壶油,我上来一壶油,造成浪费。洗过手,再回到床子旁边问接班人有什么问题,他说没有问题了,才回家。
有时候,接班人说没有问题了,可能还会有事忘了交代。有一次我磨好刀后怕别人乱拿,就藏起来了,接班的也不知道。我回家时,总觉得还有点事。到家还没坐稳,记起来了,饭也不吃,马上又往工厂跑。只有把应交代的都交代好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
老卢说得好:“要想搞好三班团结,就要各人不抱私心,大家都为产品质量着想,为完成任务着想。”这句话是顶有道理的,我们什么事情都商量着办,一商量准通,因为各人都不想占小便宜,都不抱私心。我们在大型工段的旧皮带车床工作时,就是这样共同消灭了废品。
最后我要总的说一句:这七年多来,要是没有党的教育和群众的力量,我是不能保准提高质量,不能保准消灭废品和返工活的。这应该说是保证质量的一条最根本的体会。
(原载辽宁日报,本报略加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