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反复“限产”怎么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4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各抒己见

  反复“限产”怎么行
张立君
国家有关部门不久前下发通知,要求对各地平板玻璃建设项目进行紧急清理,这意味着玻璃行业新一轮的限产又开始了。
  通知下发后,许多人觉得奇怪:三年前国家刚进行过一轮限产,并在2000年宣布限产取得良好效果,总量趋于正常、产品价格回升,怎么还不到一年又进入“紧急”状态了?
  原来,2000年全行业大幅度扭亏,平板玻璃价格迅速上升,各地争相上项目,到去年底,全国已有浮法玻璃生产线69条,占到了世界浮法线总数的25%还要多,人均年产量已经比世界水平高出三成,而且各地今明两年还有约35条浮法线准备投产。
  这么看来,的确应该赶快清理。但是,如此频繁的一轮轮限产又让人提出疑问:为何老是干这种“亡羊补牢”的事?谁该对新的盲目扩能负责?
  市场经济的法则是:需求牵引供给。去年平板玻璃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迅速上升并超过其它竞争性行业,由此导致了社会资本向这个领域流动,产能迅速扩张。市场规则没有错误,资本的趋利避害没有错误。只是,目前在建的三十几条生产线并非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其间要经过立项、审批、筹措资金和开工等诸多环节。这中间,谁家立项了,谁家开工了,相互攀比扩能等已是公开的秘密。对此各地有关主管部门难道真的全无知晓?为什么没有及时向社会发布投资警示,提请企业注意投资风险?为什么不能把好关,将工作做在前面,而要等发生严重过剩时再来清理?
  企业上一个项目是不容易的,一旦被清理,投入的资金等于打了水漂,企业可能从此再也翻不过身来。
  遏止盲目扩能,从企业来说,应当尽快建立起相应制度,防范风险,要把握市场信息,使投资决策更加慎重科学。而政府一方面对该把关的要把好关,另一方面应增强服务意识,例如信息的提供等,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亡羊补牢”的事少发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