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在工业生产中大力节约原材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8-20
第1版()
专栏:社论

在工业生产中大力节约原材料
各地许多工厂和矿山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大力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定额,或充分利用次料、废料和代用品,节约了很多宝贵的原料和材料,为国家增加了许多财富。华东纺织管理局所属国营棉纺织厂,自从展开节约用棉以来,每件纱的平均用棉量,从去年第四季度的三百九十点八四市斤降低到今年六月份的三百八十七点四市斤。全国劳动模范李川江改进榨油操作法后,每百斤大豆比一般水平多出两斤多豆油。阜新矿务局今年一月到五月,以低值木材——薪炭木材做坑木,节省了一万七千多立方公尺的好材,少支出坑木费四十七万四千多元。根据推算,如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每件棉纱少用两斤棉花,全国每年就可以至少增产两万件棉纱;每百斤油料平均多出一斤油,全国每年就可至少增产一亿多斤油;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能用百分之三十的薪炭材代替好材做坑木,只以抚顺、阜新、本溪三个煤矿计算,全年就可节约四百多万元资金。由此可见,在工业生产中节约原材料是多么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建设所用的资金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从降低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交通运输成本和国营、合作社营商业的商品流转费用中取得的。要降低工业产品的成本,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非生产开支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节约原材料。原材料是工业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原材料的支出越少,工业产品的成本也就降低的越多。例如,在机械工业产品成本中,金属原料费占百分之五十六,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企业的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五到五十五。如果在生产中能节约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金属原料,产品成本就可降低百分之二点一到百分之三点五。以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企业的全年产品来计算,这样节约的价值就可以相当于一万台两吨半重的切削机床的价值。
但是,在近几年来,各个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消耗定额虽然是逐渐降低的,但是,原材料的浪费现象还很严重;在同类企业中,原材料消耗量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例如国营造纸工厂今年第一季度生产的有光纸,每吨所消耗的纸浆量高低相差一百零七公斤。天津造纸厂和营口造纸厂都生产同样的漂白苇浆,但天津造纸厂的每吨纸浆比营口造纸厂多用二十六公斤硫磺,一百一十三公斤原苇。又如制造同样规格、同样型号的货驳,国营江南造船厂每艘所用的钢板是一百二十二吨到一百三十五吨;国营沪东造船厂用一百一十吨到一百一十五吨,而上海地方国营造船厂和交通部所属造船厂根据设计图纸计算结果,只要一百零八吨到一百一十吨。类似这些情况,在各个行业和部门中都有。
原材料浪费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工业企业的领导人员对节约地合理地使用原材料乃是扩大社会主义积累的主要泉源认识不足,所以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对浪费原材料的现象熟视无睹;有的人甚至以多消耗原材料来作为保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许多工业企业的原材料计划消耗定额,都是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估算出来的,有些人怕订了先进的定额不能完成,故意把计划定额估算得十分保守。例如,上海汽轮机厂在原材料计划定额里,把曲轴毛坯所消耗的金属订为一千七百二十二公斤,但实际上只需要七百七十七公斤。沈阳第二机床厂订的摇臂钻床铸件的计划切削率为百分之三十五,但实际上只需要百分之二十一。有些企业连估算的计划消耗定额也没有,那就更加浪费得多了。有些工业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先进的原材料计划消耗定额,但由于缺乏严格的原材料管理制度,浪费现象也很严重。为了有效地节约原材料,每一个工业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严格贯彻原材料的保管、领用、回收等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控制车间、工段、小组的原材料,并推动职工群众节约地使用原材料。
节约原材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五年计划期间,增加工业品产量的一个困难是工业原料不足,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努力节约原材料。而随着生产设备的改进,工人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先进经验、先进操作法的出现,以及产品设计的改进等等,节约原材料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完全有信心不但在现在,而且在将来能够为国家节约越来越多的原材料。在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中,由于设备比较简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浪费原材料的因素多一些,固然应该重视节约;就是在大型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企业里,也应该重视节约。苏联工业企业的设备比我国的好得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比我国的也高得多,但苏联至今还把节约原材料作为主要的任务,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工业企业的领导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中,有些人把节约原材料当作突击运动;有些人则借口节约是长期性的工作而主张“慢慢来”。这些同志首先是不了解节约的意义,其次也不了解原材料的节约必须建筑在提高工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为了赶上国家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快地提高我们的水平,特别是要迅速地向现有的先进企业看齐。因此企业的党组织、行政领导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地用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的方法来提高落后企业、落后工人的水平,使他们赶上先进的水平。
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工作人员把节约原材料跟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对立起来,说什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节约第三”这一类的话。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厉行节约,这是没有疑问的。同时,节约也决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减少和消灭生产管理中的浪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可以用小料零料的就不要用大料、整料;可以用次料的就不要用好料;可以少用的就不要多用;可以用代用品的就用代用品,这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完全一致的。
现在,我们再也不应该容许节约原材料的指标和办法长久停留在科室里和各种干部会议上了。在科室和干部中充分讨论节约指标和办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直接执行节约计划、制度和办法的,毕竟是广大的职工群众。只有广大的职工群众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并在生产中自觉地贯彻各种节约的制度和办法,先进的节约计划才能实现。许多工厂组织青年节约队、青年监督岗以后,都在节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每一个工业企业的党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必须在职工中加强节约原材料的政治教育,提高职工的觉悟程度,组织职工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和领导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把完成节约原材料计划作为劳动竞赛的一个内容。这样,才能使广大职工自觉地为节约原材料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