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白春兰治沙的新理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5
第5版(地方新闻)
专栏:

白春兰治沙的新理念
本报记者施娟
  在一片叫“一棵树”的沙洲,宁夏盐池县柳杨堡乡冒寨子村的白春兰造出了一片绿洲,20年种下了3万棵树,成林1000多亩,白春兰的精神带动了一大批治沙事业的继承人。如今的白春兰仍在治沙,不过,她对于治沙有了更多的想法。
  今年春季,白春兰又以5万元承包了邻村100亩沙地,栽下了1万棵树,而且在树种的选择上,她不再单一地选择固沙植物,而是在风沙小、土质好的地方种上了葡萄、枣树、苹果等经济树种,在已经治理好的沙区,她种上了50亩药材。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过去植树只想把沙压住,不考虑什么经济账,这种想法现在过时了。造林治沙是一项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工程,今年光树苗就投入了1万多元,每天还要雇人浇水,工人一周的工资就是640元,所以白春兰现在得算经济账,除了种植经济林种外,她还买羊育肥,准备用这些收入还清贷款,把治沙的事业做下去,而且做得更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