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鹰厦铁路的开路先锋殷步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8-20
第2版()
专栏:

鹰厦铁路的开路先锋殷步实
最近,我访问了鹰(潭)厦(门)铁路线上的勘测设计人员。在这里,人们都怀着尊敬的心情把勘测设计人员称誉为“开路先锋”。
每天清晨,当大雾还笼罩着山岭的时候,勘测设计人员就扛着仪器、背着标尺、水壶到野外去工作。他们整天奔波在山河之间,常常钻进大森林,穿过深草树丛,衣裳打得透湿。他们在中午休息时,常常是轮流换班吃饭,也很少停止工作。夜晚他们还不顾疲劳地计算当天测量的结果。二分队共产党员郎彝祥所领导的线组在某山谷测量时,碰到了很多困难。这里的山高入云霄,很多悬崖陡壁,下面是急湍的河流,再加上遮天蔽日的树木,简直没有办法进行观察和拉尺。有一次,郎彝祥领导大家爬到山上,把妨碍测量的树木一棵棵砍倒。接着,青年团员吴先福和李英俊把绑带捆在一棵大树上,将自己吊在离地三十多公尺的悬崖上进行拉尺。在高空中经过半小时反复拉尺,才准确地测完这个观察点。
一天傍晚,我去访问钻探队。领工员兼二号钻探机组长顾宝鼎向我介绍他们小组的情况说:“我们小组共有二十一人,文化水平最高的是高小程度,其余的人是初小学生。除了我和另外一个同志外,其余的人都没有操纵过机器,甚至没有看见过这样新式的钻探机。从进入鹰厦线钻探以来,我们在技术上碰到了许多困难,后来经过边教、边做、边学,大家积极劳动,热心钻研,现在已有四人学会操纵给进把,两人学会开内燃机,两人学会使用水泵,另外还培养出一个记录员和三个班长。”在这些日子里,顾宝鼎所领导的机组,由于经常召开生产研究会研究改进技术,防止了事故,保证了质量,每月都能提前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在钻探某隧道时,有一天,三班在八小时钻进了八级花岗岩三点八八公尺,超过国家规定定额一倍半以上。
在工程设计部门的办公大楼,我会见了二等先进工作者、五十岁的逯光宇。逯光宇是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工程师。他在担任鹰厦线某段四十公里的定测工程中,曾经带领其他工程师多次登高山、渡大河,进行勘查研究,发现原草测线路地形零乱复杂,就建议把线路重新选定,结果减少隧道六座,减少大桥二座,缩短线路四公里零四百公尺,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工程投资。
我还访问了青年技术员刘会。在鹰厦线某段初测工作中,刘会发现原线约有四百公尺的一段地质条件很不好,铺设铁路后可能产生塌陷事故,必须改线。他便一次又一次翻山越岭到现场观察地形,计算线路的长短,他又积极学习有关选线设计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知识。为了选择一条比原线更经济的线路,他还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在错综复杂的山峦中找到了一条地质好、花钱少的线路。这条新线路还比原线少修三百五十公尺隧道和一座桥梁,为国家节省了工程修建费。刘会因此被评为二等先进工作者。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