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歌舞团首次演出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8-20
第3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歌舞团首次演出情况
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歌舞团从遥远的地拉那带来的优美的音乐歌舞节目,十八日晚在北京首次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演出的盛况和多次响澈大厅中的掌声和欢呼声,同时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向首都的广大听众播送。
晚会的第一部分是大合唱。由约七十位歌唱家组成的合唱队,共演唱了阿尔巴尼亚、中国和苏联的十支歌曲。这些歌曲中有雄壮的进行曲,有抒情的民歌,有俄罗斯古典歌剧中的歌曲。阿尔巴尼亚歌唱家们以健康、朴实、明朗的音调,完美地表达了这些歌曲的感情。合唱队首先演唱了“第一师进行曲”,又演唱了“英雄阿西姆·节乃利之歌”。这两支歌是歌颂在阿尔巴尼亚解放斗争中建立了巨大功勋的人民军队和不朽的英雄的,它以雄伟的和声和有力的节奏,表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英雄气概。大合唱中的两支阿尔巴尼亚民歌“说吧!说吧!”、“这里的泉井有没有水”,洋溢着欢乐活泼的气息和浓厚的抒情风味,表演者在一再谢幕后重唱了“说吧!说吧!”这支歌。合唱队又成功地演唱了中国歌曲“东方红”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博得全场历久不息的掌声,并在观众的要求下重唱了“东方红”的一段。大合唱的最后是演唱歌剧“伊凡·苏萨宁”中的光荣颂,这支歌引起观众长时间的鼓掌,表演者曾再三谢幕。
歌舞表演的第二部分以“南阿尔巴尼亚组舞”开始,一群穿着美丽服装的少女,以柔美的步伐出现在观众面前,她们和另一群步伐健康而有力的青年们合舞。在“莫吉特卡族组舞”中,男女舞蹈者们反复回旋,最后跳起集体舞,表现出人民群众为维护自己的婚姻习惯,勇敢地向封建阶级进行斗争。以一些抒情而美丽的地拉那舞组合而成的“地拉那组舞”,表现了青年们结婚时欢乐而愉快的心情,这个组舞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舞蹈的节奏由轻快转为徐缓,最后在欢愉的节拍中结束。
在晚会上,阿尔巴尼亚艺术家的男声独唱、女声独唱和二重唱,都完美地表达了歌曲中的抒情意境。女歌唱家玛丽亚·克拉亚演唱的阿尔巴尼亚民歌和中国民歌受到了热烈欢迎。男声独唱家阿夫尼·穆利亚为观众重唱了中国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男声独唱家斯塔夫里·那发挨利演唱的歌剧“莱哥里脱”选曲的一段也作了重复的表演。
歌舞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兹尔江组舞”,是描写阿尔巴尼亚东北有着崇山峻岭的兹尔江山区居民纯朴的生活。表演者们以热情、愉快、豪放的舞姿,表现了阿尔巴尼亚人们的英勇果敢的性格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歌舞表演从八时进行到十一时四十分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和北京青年文艺工作者走上舞台,向歌舞团人员献花篮和鲜花致谢。这时,全场起立,经久不息地掌声响澈了大厅,台上与台下齐声欢呼“毛泽东!”“霍查!”
在今晚歌舞表演中间休息时,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等到后台会见歌舞团团员,表示欢迎和慰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