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让报“忧”者也得“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7
第10版(读者来信)
专栏:读者论坛

  让报“忧”者也得“喜”
辽宁大连市孙红
过去,人们评价一个人,说他在工作中“报喜不报忧”,绝对含有一种贬义,指这个人汇报工作或介绍情况时不实事求是,当领导的也不喜欢使用这样的人。而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却不是这样,那些想方设法报“喜”的人不仅总受到一些领导的表扬,而且“进步”也快;那些注意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经常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人,则被视为爱挑毛病。结果是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
  “喜”,成绩和经验;“忧”,困难和问题。二者总是不同程度地共同存在于我们的各项工作中。那么,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会出现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个别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却又作风不深入,工作无成效。其属下个别人便投其所好,只报“喜”,不报“忧”,以求得到领导的赏识与重用。
  其实,工作中的“喜”与“忧”是相对而言的,在现阶段此种现象是“忧”,但经过努力,问题解决后也许就变成了“喜”。另外,那些能在工作中发现“忧”、提出“忧”的,也大多是踏踏实实工作的人,他们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来的这些“忧”,对我们制定各项政策、做好各项工作不无益处。如果只听“喜”,不听“忧”,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以及群众的利益,还会助长一些人的弄虚作假行为,致使下面的问题越积越多,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作为一个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只有不怕“忧”,听得进“忧”,并尽可能地解决“忧”,才能把工作做到实处,使党的实事求是作风发扬光大。但愿我们的各级领导听“喜”也听“忧”,我们的用人机制让报“忧”者也得“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