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适应新形势保持先进性江苏党员教育管理注重创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8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适应新形势保持先进性
江苏党员教育管理注重创新
  本报讯近年来,江苏省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化,使命感、责任感下降;下岗职工党员增多,带来教育管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流动党员情况复杂,教育管理难以落实等等。对此,江苏省委高度重视,各市、县委也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江苏省把党员的理论学习、业务技能的学习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党员教育的效果。徐州市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开展了“双学双带”(学理论、学科技,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活动;镇江市在国有企业党员中开展了“双学一推”(学理论、学科技,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活动,盐城市在困难、亏损企业下岗职工党员中开展“双学双带”(学理论、学科技,带头再就业、带领下岗职工再就业)活动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江苏各地在实践中从提高党员队伍质量入手,抓好“入口、口内、出口”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形成一套有效的运作体制和管理机制。连云港、盐城的一些县(市)建立发展党员公示制,提高了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促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按章办事。针对一些地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源头不足的问题,该省组织部门把思想好、能力强、年纪轻的优秀青年、应届中学毕业生和团干部组织起来,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预备队和“青年人才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南京、常州、扬州等市针对街道、社区中机关党员、企事业单位党员、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复转军人党员等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发挥作用提出不同要求,增强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江苏也探索了一些有效办法,海门、启东、赣榆等地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集出集管,在集体外出的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这种形式在建筑业和对外劳务输出中得到了普遍推行;散出集管,在分散外出、流动地相对集中的党员中建立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散出散管,对个别外出、地点不固定的,发放中组部试行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凭证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活动。(黄晓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