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有场无市与有市无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8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周末闲话

  有场无市与有市无场
  何聪
  报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期陆续建成几个服装、小商品市场,由于不方便市民就近购买,再加上租赁摊位费用太高等原因,生意清淡、摊位闲置,形成有场无市的“空壳”现象。而另一方面,市内主要街道,违章占用人行道摆摊的,十分常见,且生意兴隆,人气很旺。
  又有消息说,某市有一市场大厅的摊位费为每月100元,比紧挨的“马路市场”每月180元的摊位费还低,可商贩就是不进“厅”。问其原因,说是马路市场已成气候,虽然摊位费贵80元,可没有其他收费,实际费用反而更少。
  “室内”冷冷清清,街头红红火火,差别大矣!这种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
  有场无市,往往一是建场选址有偏差,前来购物跑断腿;二是各种收费太多,对商贩没有吸引力,还是不来的好。而马路市场,有市无场,虽有便民之利,但影响交通,故常遭清理。
  马路市场如何治理?各有各的“招”。行政执法“扫马路”,是一种比较普遍而简单化的做法,马路是干净了,可市场却没有得到有效填补,群众“买菜”难了,需求依然存在。风头一过,马路“吆喝声”又起,“扫荡扫不尽,罚后偷又生”,行政执法部门“扫”了一遍又一遍,执法成本居高不下,还只能收效于一时。
  对马路市场不能简单只搞“一刀切”的办法,一灭了之,“切”完了还要因地制宜,给“市”找个“场”。这需要政府多从百姓角度着想,既要“管好”,还应该“理顺”,“管住”容易,“理顺”难,要从方便百姓生活、适应消费需求出发,多想办法。北京朝阳区高家园社区,建立和完善各种小型商业服务设施,类型齐全,有规范化的室内菜市场和便民店,理发、照相等日常生活所需一应俱全,服务贴近社区,针对性强,租金不高,其他收费又少,业主有利可图,市民买菜购物也方便,很受欢迎。
  市场要建立,马路要干净,在路与市中,我们需要路,在市与场间,我们更看重市。决策部门,能否像北京一些社区那样,因市建场,只有如此,商贩才会“退路进厅”,谁愿跟管理部门打“游击战”呢?正如许多商贩所说:呆在马路上终不是回事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