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装扮五洲女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8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装扮五洲女性
  ——记意大利MAXMARA集团
  本报记者史克栋
  意大利时装享誉世界,意大利时装界名人辈出。提起阿基莱·马拉莫蒂,中国人可能并不熟悉,但他却是意大利第一位涉足女性成衣时装的企业家。1994年,记者在意大利常驻期间,曾参观采访过由他创建并担任董事长的MAXMARA集团,并见到了马拉莫蒂本人。当时在中国还看不到MAXMARA的产品,可时隔几年,仅在北京就有了两家MAXMARA专卖店。不久前,记者在北京见到了阿基莱·马拉莫蒂的儿子卢伊季·马拉莫蒂。当我拿出几年前为其父拍摄的照片,他惊喜万分。谈到50年来MAXMARA集团的成就,他清秀的脸上焕发出几多自豪,几多欣慰。
  1951年,刚经历过二战的意大利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当时,市场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服装店,人们大多是买布料找裁缝做衣。为适应购买成衣的需求,毕业于法律专业的阿基莱·马拉莫蒂,决定成立一家女士成衣时装公司。
马拉莫蒂的母亲是个裁缝。由于父亲早逝,母亲靠她的裁剪手艺抚养着7个子女。她在瑞士和意大利都有自己的缝纫学校,马拉莫蒂就先从母亲的学校请来一名裁缝,又找了几名同学,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屋,家庭式的成衣作坊就这样开张了。由于经营得当,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生产出500件成衣。这些款式新颖、做工精细、价格适中的女装,很快赢得了女士们的青睐。第二年公司的产量又提高到5000件,第三年达到15000件。随着事业的发展,马拉莫蒂开始在国内开设专卖店,继之又将产品打入欧洲和美国市场,成为意大利时装业的佼佼者。如今,MAXMARA公司已在世界90多个国家  开设了1240家专卖店,雇员3600人,营业额达到18500亿里拉,其产品的43%用于出口。
  随着阿基莱·马拉莫蒂年事增高,他开始将自己的子女们推向公司管理的前台,虽然他还担任着集团的董事长职务,可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已由其三个子女实行“集体领导”。长子卢伊季·马拉莫蒂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次子伊涅基奥·马拉莫蒂担任常务董事,女儿鲁多维卡担任公司的战略性产品开发。
  时装业如同其它行业一样,人才最为宝贵。MAXMARA公司广纳天下英才,形成了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50多人的设计队伍,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把握市场变化,充满创作灵感。他们还经常走出公司,参加博览会,考察市场,掌握新的信息。公司与欧洲一些较有名气的时装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资助学校的实践活动,并将有创造才华的学生招到公司实习。有些人实习结束后就留在了公司。卢伊季本人就曾先后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的时装企业工作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女性对于服装的要求趋于多元化,特别是近十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层出不穷,使时装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继承和发扬公司的传统,又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对新一代企业家提出的挑战。卢伊季告诉记者,公司的成功之道,是靠产品的质量。到目前为止,集团的生产车间仍都设在意大利,因为所需面料主要靠意大利市场提供。他们不仅有一支高水平的设计队伍,还有一套严格的产品检验制度,以确保全球1000多家专卖店的产品质量都一样。消费者很难想象,制作一件大衣,从裁剪机开始下料到最后蒸汽熨斗熨烫平整,竟需要15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进行检查,哪怕是最小的毛病也绝不放过。MAXMARA不盲目追求数量,永远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去发展市场。他们的口号是“好上加好,追求完美”,把五大洲的女性装扮得更加美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