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电影:何以面对两亿八千万双稚纯的眼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8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文艺广角

  电影:何以面对
  两亿八千万双稚纯的眼睛
  本报记者童古丽珂
  二十年前听说国外电影分级别,规定儿童只能看哪些级别的,还有的标出儿童不宜的字样,当时好生奇怪。其实也难怪,从前我们的电影虽然有些单调,但是个个都是主旋律,不管什么人,您就尽情地看吧,基本没什么问题,所以全家老少同看一部电影是很普遍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我们的影视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其丰富多彩的景象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已经开始推向市场。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电影如何面对孩子,给孩子看什么样的电影等问题就凸显出来。
  我国零到十四岁的孩子有两亿八千九百七十九万,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要从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像海绵一样吸取营养,学习做人、学习做事。看电影电视自然也是他们获取营养的一个方式。有人说,过去人生的第一个教师是父母,在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今天,影视媒体成了孩子们的第一教师。姑且不去讨论这种论点是否准确,至少从一个角度说明,影视在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影视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儿童影片,其教育作用是不可回避的。
  孩子们的养成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素质教育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但是近年来有些创作者片面强调适应市场、强调娱乐性为主,良莠不齐的文化艺术作品对孩子们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甚至出现了由于一些文学和影视的不良影响使青少年犯罪率有所提高的现象。就连儿童影片也不再是一片净土,其中,暴力、色情自然是天敌,但影片中脏话连篇、行为粗鲁的痞子形象,还有胸无大志、急功近利等思想理念对孩子们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老师们反映,孩子们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要知道,电影中几句骂人的话,要花多少时间来纠正;而电影中的消极思想,更是遗害无穷。
  一部好的影片,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孩子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们谁心中没有几个美好的银幕形象:雷锋、小英雄雨来、小铃当……可是现在的孩子们坐在电影院里或电视机前看到的是些什么呢?皇上、太监和格格们嬉笑怒骂,使当代的小皇帝们难免平添了几分“贵族气”,嘴上时常溜达出一句:“臭奴才。”武林大侠一改文学作品中侠士风度,变得俗不可耐,不是打架就是谈恋爱。难得看到一部现代片,却又是勾心斗角、惟利是图、背信弃义、婚外恋情等暴露无遗。当然还少不了一通不着边际的调侃……难怪家长们经常让孩子们回避。
  针对这些问题,中宣部等五部委早在1993年就联合发出了让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的通知。199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委员会,五年来,经审定向孩子们推荐了七批近百部优秀影片。这些影片进入校园成为孩子们很好的辅助教材。
  2001年6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电影童牛奖颁奖和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成果展上,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委员会陈锦俶秘书长介绍说,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比较早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抓住了影视这个媒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和电影发行工作者,想了很多办法,作了很多工作,使影视教育取得了可喜成果。陈锦俶还说,既然是市场经济,生产者就要知道市场需求。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必须知道你的消费者、你的受众需要什么,因此,今天我们让教育界和电影界的同志面对面探讨一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同时,每一个创作者尤其是儿童电影的创作人员,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孩子们拍出更多更干净的影视作品。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他们需要从影视中学到正义、宽容、忍耐、坚强、勇敢、文明、创新的品质,学会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电影,你该怎样面对这两万万双求知的眼睛和两万万颗纯洁的心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