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真诚是金——记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高国顺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08
第4版(要闻)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真诚是金
  ——记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高国顺二三事
  本报记者安洋
  说起来都是点点滴滴,做起来没有惊人之处,山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高国顺就在这些点滴和普通之中工作着。
  高国顺的办公室朝西,下午太阳西晒成了“蒸笼”,记者采访一小时出了两身汗。“为啥不换一间朝南的房子?”高国顺说:“那别的同志咋办?”“为啥不装个空调?”校办的同志说:“去年就要装,高书记坚决不让。”而学校博士生导师的办公室里,却装上了空调。博士生导师赵荣瑞教授讲:“在医科大工作,心里总是热乎乎的。”
  在山西医科大学,这种让人心“热乎乎”的事一串又一串。
  1999年2月,高国顺出任医科大党委书记,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拜访学校的骨干教师。一次,高国顺去看望何大伟教授,结果办公楼的电梯不能用。上了7楼,见到60岁的何教授,想到这位花甲学者每天得爬楼好几趟,高国顺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我们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他要求后勤部门修好电梯后立即通知他亲自验收,并以此为例,全面检查学校服务工作。
  “书记上门”被医科大教师视为常事,工余、假日,高国顺常常会叩门拜访、问寒问暖、征求意见。高国顺认为:“在家里聊天,大家更容易说真话,讲实情。”在上百次的家访中,教职工的住房紧缺状况缓解了。1999年,学校集资兴建了16栋、6.7万平方米的教职工住宅楼,相当于建校80年住宅建筑面积的总和。住房如何分配成为全校的热点,高国顺主持了6次党委会作出硬性规定,让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优先挑房。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9.6平方米增加到20.9平方米。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倡导尊重人才的风尚,建立重用人才的机制至关重要。”这是高国顺常讲的一句话。高国顺竭力推行的“人才工程”中,有一项就是以良好的事业环境和稳定的生活待遇吸引人才。生理学博士祁金顺就是被这种真诚留在医科大的。高国顺多次找他谈心,让他担任生理学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并帮助他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李青山是从瑞典学成归来的博士,已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高国顺视他为珍宝。李青山到国外做科研课题,高国顺亲自到机场为他送行。1999年11月,34岁的李青山被任命为药学院院长。在医科大,5个二级学院的院长全部由李青山这样的青年学科带头人担任。学校每年都要挤出200万元的专项基金,重点资助50名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教学工作。去年,学校又投资900多万元改善科研教学条件,但校领导的办公楼依然陈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