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衰年求变自创一格——记中国画家娄师白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10
第4版(大地·美术)
专栏:

衰年求变自创一格
——记中国画家娄师白先生
米祯祥
娄师白先生为画坛名宿。早年,娄先生随侍在齐白石先生左右。他自称这一阶段是“亦步亦趋”地跟老师学。实际上,娄先生的艺术此时已有卓尔不群的气象。白石先生曾题娄画《残荷》说:“绍怀弟初学画,此能自创局格,将来有成。”娄先生以特有的天赋与少年老成引起了白石先生的青睐。老师慧眼识才,认定他日后会成为齐派艺术的传人,因而在大约一年后(1937)为娄生改名,将“绍怀”易名“少怀”,号“师白”。从此,娄师白一直以师白名之以念师生之谊。
齐白石先生逝世后,娄先生遵循老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一方面奋力开拓,变法求新,一方面不遗余力,从事弘扬“齐派”艺术的工作。他说白石艺术的风格大体是笔墨粗犷而不失规矩,造型夸张而不失神态,题材通俗而不失雅逸,用色单纯而不失艳丽,构图简练而不失雄浑,气势磅礴而没有霸气。娄先生按照老师生前努力的方向,继续走国画艺术平民化的道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随着个人观察视野的逐步扩大,促使他入画的题材、内容超出了白石时代。六十年代初、中期,他先后创作了有广东特色的《菠萝蜜》、有云南印记的《百合八哥》和生活气息浓厚的《鸭场》等著名作品。七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巨幅花鸟作品《春满人间》。进入八十年代,他观察、思考、表现的领域更加开阔,于是异域风物开始在娄先生的笔下一一呈现。细读娄先生这一阶段的作品,我们不仅能看到他的开拓足迹,而且能聆听到时代前进的跫音。娄先生开拓了白石时代的创作题材,也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丰富了白石时代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以水墨为基础,掺用水彩、水粉,从而打破了传统国画的色彩使用格局。他画温哥华的枫叶,首次使用红色丙烯颜料;画蜜蜂时破例采用荧光色彩等,进而找到了新的感觉。
师白先生对待古今中外的艺术成就始终保有一种“兼容并包”的艺术心态,他信守“基中可以容洋,厚今而不薄古”的艺术观念。但在饱学之后并没有对民族传统滋生虚无主义的色彩。他有的只是怀着感激的心情作进一步的领悟、融合、提高与再造。所以,近十多年来,娄先生在国外巡回讲学、交流,在不遗余力传播“白石艺术”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他自己的艺术实践。(附图片)
今年八十有二的娄师白先生仍在勤奋笔耕。
琼岛春荫(中国画)娄师白
霜晨月(中国画)娄师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