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阅读
  • 0回复

小人书·大艺术——二十世纪中国连环画艺术的回顾与展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5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小人书·大艺术
——二十世纪中国连环画艺术的回顾与展望
本报记者杨少波
  连环画作为广泛流行于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中的独立的艺术品种,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辉煌的艺术实绩。
  连环画是绘画、文学和印刷术三者历史相遇的产物,以连续的绘画并结合文字表现故事情节或特定内容,是连环画的基本特征。中国的连环画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如《水陆攻战纹铜鉴》等记载攻战事迹的连环画面了。
  本世纪10—20年代,上海出版了一批以连续展开的绘画为主、又注意图文结合的连环画册,因其环环相扣的情节连贯性很快成为广泛流行的群众读物和儿童读物,并由上海而普及全国。当时俗称“小人书”,含义不仅指其以儿童为基本读者,而且其画幅所画人物小且多。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西游记》等长篇连环画,封面印上了“连环图画”的字样,后续同类出版物沿用了此一称呼,直至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代初期,又统一改为“连环画”,直到现在。
  谈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连环画,理论家姜维朴说,那时的连环画册,大都石印或铅印,绘画吸收旧本小说绣像画法,基本上是线描。但创作大多为出版商操纵,一些严肃的连环画家靠自己的正直和智慧,在带有庸俗、迷信倾向的市场需求和贫困艰难的工作状况挤压下,仍然创作了一批诸如《三国演义》、《阿Q正传》、《狼心喋血记》等优秀之作,出现了朱润斋、赵宏本、何庙云、陈广生、钱笑呆、严绍唐、沈曼云、周云舫、陈光镒、汪玉山、胡若佛、张令涛、颜梅华等一批优秀连环画艺术家。
  新中国把改革和发展连环画工作作为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来抓,周总理多次亲自过问连环画创作的具体事务。1950年大众图画出版社成立,主要出版连环画、年画等通俗出版物。195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创办了《连环画报》,使连环画这门艺术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鸡毛信》、《新儿女英雄传》、《我要读书》、《东郭先生》、《武松打虎》、《闹天宫》、《山乡巨变》、《白毛女》、《十五贯》、《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西厢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作品不断涌现。仅1951年到1956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一万余种,累计印数二亿六千余万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连环画创作实践,是一段在几代人内心深处牢牢扎根的“集体记忆”。《鸡毛信》、《我要读书》、《山乡巨变》、《东郭先生》……一系列连环画名著改变、形成着一代人“看”和“读”乃至“想”的方式。
  作为连环画的创作者,沈尧伊谈到了连环画在艺术表现上的表现优长,他认为,连环画是文学和绘画的结合,如果能恰当地发挥两者的合力,会使图文结合,产生更大的影响。画面的单幅静止,可以使创作者在造型上从容地精心刻画,达到时空在瞬间的集中和凝聚,进而在人们心中形成对这些瞬间的欣赏、品味和更长久地存留。“静止”是连环画相对于影视所短,也是其所长。这些画面是连贯的,在叙事表达的整个过程中有起伏、有旋律、有节奏、有冲突、有起始与结局等,这些都内在地丰富着这一艺术门类的表现力。另外,携带方便、自由阅读的便利,都是影视、网络无法替代的。对此,我们可以对连环画的前景抱有信心:只要这一门类的艺术特质没有被其他艺术样式完全分割、替代,就一定有它从容的生存空间、特定的存在意义。
  沈尧伊在创作长篇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过程中,曾多次到长征路上体验生活,与编辑、脚本作者一起多次访问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谈到连环画的创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沈尧伊说:连环画这种艺术门类和现实生活之间有天然的密切关系,这一点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必需和现实保持切近的关系。比如红军长征的不同时期用的枪是什么样的,某次开会时所在山寨的周围房屋、植被是怎么样的,没有切实的调查和研究,是画不好的,只能虚笔带过,而这也正是造成我们连环画作品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的创作离生活远了,读者不再相信我们草草呈现出来的画面,连环画失掉了画面,读者还看什么呢?构图、造型、笔墨、线条、想象……可以着力的点很多,似乎每方面的出色用力都可以获得整体性的突破,但真实是一切出发的基点。
  画种不分大小,所有的艺术形式只不过是接近生活、参与创造的途径,在这种意义上,连环画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同样应该以责无旁贷、雄心勃勃的姿态面对整个世界的所有问题。沈尧伊认为,连环画不仅是普及的艺术,而且完全可以成为提高的艺术,这两者是不相矛盾的。这要靠发掘蕴藏于连环画这一艺术门类内部的表达潜能来实现,需要连环画更加坚定地固守自己艺术的独立性来实现。面对市场的压力,连环画的潜在市场就隐藏在它自身不断接近本质的发展中。
  不可否认的是,连环画目前正在困境之中,国外卡通的挤压,电视、网络的冲击,出版业追逐最大利润带来的对小人书的忽视……但归根结底一条,生存、发展、壮大还要靠自己。
  沈尧伊以创作者的角度,谈到了连环画的未来:连环画的发展可以说关系到我们一代人的培养问题,十几年过去后,一代人成长起来了,他们不能只在电视、网络的包围中发展心志,建立在阅读和形象结合之上的连环画,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传统的阅读和意蕴丰富的静止画面所给予人们大脑的营养,是其他门类艺术无法替代的。“探索”和“坚持”应该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在去年上海连环画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画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坚持,再坚持一下!”连环画的发展需要这种精神。(附图片)
  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沈尧伊
  我要读书(连环画)王绪阳贲庆余
鸟语花香春意绵绵(中国画)陈大羽
由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馆等单位主办的“陈大羽九十春秋书画展”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陈大羽先生以大写意花鸟画著称于世,兼及山水、书法、篆刻,融诗、书、画、印一体,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万壑松风图(中国画)秦岭云于志学龙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