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冰雪体坛上的尖兵——记沈阳军区雪上运动大队运动员于淑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22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冰雪体坛上的尖兵
——记沈阳军区雪上运动大队运动员于淑梅
新华社通讯员徐笑秋王洪续新华社记者张宝印本报记者王霞光
世纪初年,是她为中国雪上项目掀开了新的一页,是她在国际大赛上摘取了属于亚洲人的第一块雪上项目的金牌。她叫于淑梅,沈阳军区雪上运动大队运动员。而今站在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上,于淑梅以雪上项目金牌“0”的突破,实现了为国争光的铮铮誓言。
今年3月18日,在挪威举行的冬季两项世界杯女子总决赛中,以1.7秒的优势击败世界头号种子选手玛格·达琳娜夺冠。国旗升起,于淑梅心潮激荡。从1995年参赛至今,她先后在世界杯总决赛、世界滑雪锦标赛、亚冬会以及国内赛事中,共获得各种奖牌43枚,四次荣立一等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军“十佳”运动员,今年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为国争光是迎风傲雪的一种胆魄”
雪上运动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源远流长,但具有相当规模的滑雪赛事却起步较晚,当金牌在世界各国滑雪运动员手中传来传去的时候,我国雪上记录为“0”,几代中国运动员为实现雪上项目金牌“0”的突破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1992年6月,辽宁省庄河市的初中生于淑梅光荣地入选沈阳军区雪上运动大队,这个运动队既是解放军八一滑雪队又是国家代表队。17岁的于淑梅抱着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来到地处北疆林海雪原深处的运动大队。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大队长刘耿领着于淑梅和另外两名新入伍的运动员来到林海雪原的英雄杨子荣墓前,讲述了动人的英雄故事。风雪中,于淑梅记住了令人为之奋进的一句话:“为国争光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迎风傲雪的一种胆魄。”
女儿身,男儿志。于淑梅每天要穿上笨重的雪板,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异常艰苦的训练。早饭前10公里跑加器械训练,上午和下午交叉进行20至30公里山地跑和80公里自行车训练,晚上还要进行射击训练或研究技术。为体会教练讲解的动作要领又不影响滑行速度,于淑梅常常只穿薄薄的滑雪服在寒风刺骨的林中穿梭。为了攻克技术上的难点和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于淑梅一边训练一边刻苦学习,她先后自修了解放军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的课程,并相继取得了中专、大专文凭,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出国参赛时请人帮助收集国外有关滑雪方面的资料。
“赛场有胜负,战场无亚军”
1995年1月,在吉林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冬运会上,初出道的于淑梅一举夺得女子冬季两项7.5公里金牌和追逐赛银牌,并和队友一同为解放军代表队取得4×5公里越野赛的金牌。随后,在一次运动会上,于淑梅奋力拼搏,夺得了亚军,这对年轻的队员来说,算是一件喜事。当有人向她祝贺时,她却哭了。后来,她在一次世界杯总决赛上夺得了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于淑梅又哭了。她在与记者交谈中说出了原因:“我是一名运动员,也是一名军人。作为运动员,赛场得失有高低,有胜负,可在战场上,亚军就是失败者。”于淑梅深知肩负重任,她顽强地向世界之巅攀登。夏天无雪,只能转场到内地进行训练。她在毫无遮挡的烈日下忍受着水泥地上腾起的阵阵热浪,脚踩着替代滑雪板的滑轮,在2.5公里蜿蜒起伏的模拟滑道上来回穿梭。雪花飘落,于淑梅和队友们像候鸟一样返回林海雪原中海拔1245米的营地,这里交通不便,大雪封山,于淑梅和队友苦练在滑雪的黄金季节,每年的新年和春节也都是在山上度过的。除夕夜,于淑梅见新入伍的小队员思乡流泪,就和政委王文刚带头唱起了雄壮有力的《国歌》,一张张泪痕未干的脸庞变得凝重起来。
“九趾足力也要攀上世界高峰”
高寒条件下进行滑雪训练,于淑梅和队友们经受着冻伤的严峻考验,而有一次于淑梅被冻掉了一个脚趾。
那是冬天里的一次雪地训练,于淑梅每天都坚持完成几十公里的大运动量训练,这意味着要在冰天雪地里转上半天,她总是最后一个归队。一天,于淑梅发现自己的脚指甲发黑,一碰便痛得钻心,为不耽误训练,她硬是咬着牙穿上鞋,套上滑雪板。可到了晚上脱鞋,10个脚指甲脱落8个,疼得她大声喊叫起来。脚趾淌着血水,身上浸透汗水,眼睛滴着泪水,然而于淑梅没有倒下,而是以惊人的毅力站立起来。领导和队友们都劝她休息,可她怎么也舍不得放弃宝贵的时间,每天忍着剧痛完成训练中的每个动作。1996年2月,她在第三届亚冬会上,一举夺得两金的战绩。决战归来,她感到右脚无名趾痛感加剧,颜色发青。到部队医院拍片检查后,医生让立即手术。手术中发现趾骨第一节已经坏死变黑,第二节开始增生,再晚就很可能导致病变。医生边做手术边感叹:“这么长时间,一个靠脚从事极限运动的女孩是怎么挺过来的?”术后的于淑梅躺在病床上,对医生解释说:“冻伤年年有,我以为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我们的‘两项’本来就落后,我又是国内的尖子选手,我若不拼行吗?九趾足力,我也要攀登世界高峰!”
剩下九个趾头的于淑梅在以后的几年里,多次代表中国到国外参加世界大赛,并先后夺得一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外国记者“披露”了于淑梅只有九个脚趾的秘密,滑雪迷们为她顽强的拼搏精神所折服,开始关注这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姑娘。只要她一上场,人们就自发组成拉拉队,高喊着“Shumeiyu!”“Shumeiyu!”为她加油。于淑梅夺得世界杯总决赛冠军时,还受到了挪威国王的亲切接见,国王说:“我记得你,Shumeiyu,上次你得了第二名,这次获得冬季两项冠军,你很了不起,我向你表示敬意!”
“奋斗无止境,起跑线每次都是新的”
凭着一种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的精神,于淑梅的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每一次获得成功之后,她都鞭策自己:“奋斗无止境,起跑线每次都是新的。”1996年10月,于淑梅光荣地加入中国共党员。她暗暗下定决心:“以毕生的精力为国争光。”她用党员的准则严格要求着自己,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投入训练。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北欧和北美终年都有可训练的优质雪场,每次出国训练,于淑梅都珍惜宝贵时间,节省有限的经费,完成雪上适应性训练。在挑战滑行速度极限的同时,她还苦练射击精度,为提高动作的娴熟程度,连走路、吃饭时都在体会动作要领,久而久之总结出看天气、识风向、目测风速等诀窍,练就出百发百中的好枪法。于淑梅爱祖国、爱滑雪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金钱所动。当一家旅游公司请她背上他们生产的精美的小皮包在赛场上留下影像资料,给好处费2万元时,她婉言谢绝了。为了事业,她把婚期一推再推。组织上安排她到外地疗养,可她为备战2002年冬奥会,提前归队投入紧张的训练之中。于淑梅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的目标就是下一个赛季的冠军。”
于淑梅像一朵不凋谢的红梅盛开在雪上运动场。(附图片)
左上图:于淑梅在领奖台上。
右图:于淑梅在比赛中。佚名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