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夜访“四夜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24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夜访“四夜干部”
本报记者何伟
  6月21日晚8点半,记者冒雨来到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镇政府办公楼灯火通明。镇党委书记韩永丰正与南庙村支书和村主任围在灯下商谈并村后的规划。隔壁屋里,镇长正与3个小学校长研究校舍维护,上级刚刚通报了一起校舍坍塌砸伤学生的事故。
  “我们白天上班,村民也到厂里上班,等群众下班我们也下班了,群众找我们办事很不方便。”韩永丰说。“现在镇上的办公时间延长到了晚上9点多,我们吃了夜饭来办事也来得及。”南庙村村主任余志桥接过话题。
  过去余姚不少乡镇机关是“上午人头齐,下午人头散”。不少乡镇干部住在城里,“早上去乡镇,下班回城里”,群众戏称“走读官”。余姚市委针对这一现象,探索建立以“四夜”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干部住宿制度,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住在乡镇。乡镇领导住下来做什么?一是夜学,组织学理论,学科技,学法律;二是夜议,分析民情,剖析问题,民主决策;三是夜谈,邀请乡村干部谈心,沟通思想;四是夜访,到各村农户家访谈,了解实情,记民情日记。
  余姚市委组织部长杨雄跃介绍说,“四夜”制度实施两个月来,余姚市22个乡镇根据各自实际,眼睛向下,促作风转变。河姆渡镇的周三“民情日”为基层排忧解难:上午“坐诊”,热情接待上门群众;下午“出诊”,现场了解“疑难杂症”;晚上“会诊”,党政班子集体开具“药方”。日后还要“复诊”。在老方桥镇种西瓜的外地农民向夜访的干部提出修一条通向500亩瓜地的机耕路,以免西瓜颠坏。两周后,路就通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