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本期关注:“肩负人民的希望”展览走进史诗般的瑰丽长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25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肩负人民的希望”展览
  走进史诗般的瑰丽长廊
  本报记者吴坤胜
  连日来,全国各地举办各种活动喜迎建党80周年。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宣部、中组部等八部门和单位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各界群众怀着无比崇敬之情,纷纷前往参观,接受教育和洗礼。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走进中国革命博物馆一楼展览大厅,眼前骤然一亮:天花板被装饰成高远的蓝天白云。“苍穹”顶下,中共一大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延安宝塔山、庄严的天安门、上海浦东新区、香港回归交接仪式……18张巨型彩色图片被灯光映照得熠熠生辉。80载时光和80年历程仿佛就在人们身边流动……开展5天来,已有14万观众从这里走过。6月24日下午3时,展览迎来了当日最后一个参观集体,他们是8辆大轿车载着的清华大学近400名党员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入党积极分子。
  “这是序幕厅,是对我们党80年历史的象征性概括。”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夏燕月介绍说。记者随着如织的人流一道徜徉在这史诗般的瑰丽长廊中。
  深邃的历史感:演绎80年风雨兼程路
  1500张照片、近500件文物、长达1500米的展线,演绎中国共产党80年风雨兼程路。
  在涌动的人流中,5岁小女孩匡京天真的目光停留在半截皮带上:“妈妈,皮带不是系裤子的吗?”
  这件红军长征中用过的文物,背后有一个让人禁不住落泪的故事。皮带的主人是“红小鬼”周广才,长征爬雪山时他只有10岁。周广才和班里的战友断粮后吃草根、啃树皮,到最后连这些东西也找不到了,大家解下皮带煮着吃。其他战士把自己的皮带吃光了,周广才吃到半截哭着说:“我不吃了,留着作个纪念吧。”长征途中,战友牺牲了,他坚持到了陕北。为纪念那段艰苦岁月,周广才在皮带上烫上了“长征记”三个字。
  妈妈轻声地讲着,小女孩的眼里涌上了泪花。一件件革命文物,是从博物馆10多万件馆藏中精选出来的,其中一半是首次展出。它们如此质朴,甚至不起眼,但它们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又如此强烈!
  志愿军战士从上甘岭阵地上带回来的“一铲土”吸引着观众。“一铲土”里并没有土,只有碎石、弹片、砂子、子弹头,其中碎石最长的不过两三厘米,人们似乎闻到了久远的硝烟,当时的战斗是何等激烈,美军围攻上甘岭时,在附近倾泻了将近200万发炮弹、5000枚炸弹,把整个山头几乎削去了两米。许多观众注视着这“一铲土”,久久不愿离去。
  在“人类基因组‘北京区域’精确图谱”的旁边,是一台基因测序仪,这台精密仪器上赫然搁着两个老玉米棒子。讲解员给记者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当时,基因组研究中心地处郊区,党员科学家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中开展研究。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把两个玉米棒子放在实验室里,意在发扬“穷棒子精神”。这两个玉米棒子伴随了科学家日日夜夜。他们终于成功地测定了基因组序列的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测定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国家。
  “英烈墙”上80多位烈士的照片告诉人们: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一幅幅劳模组照也同样昭示世人:为建设强大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屹立不倒,是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
  从这些拂去历史尘封的文物以及它背后的故事,人们更加理解“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强烈的时代感:迈向民族的伟大复兴
  翻开厚厚的留言簿,看到观众写下最多的是两句话: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是观众的肺腑之言。
  在一个展柜里,陈列着两张介绍农民外出讨饭的信。其中一件是安徽凤阳县京山大队小胡生产队1977年2月5日开出的:“胡长江,贫农成分。因家中困难,小孩到处讨饭数天,未有回家。现外出找儿子讨饭维生,特此证明。”苦涩的回忆,衬托变迁的甜蜜。看着上海市民杨燕秀大妈的20本“流水账”,人们露出会心的笑意。71岁的杨大妈从1965年开始记录每天的家庭收支明细账。在1965年的账本上,所有的开支都是柴米油盐,一笔开支一般在三四元;到了1980年,一笔大数开支是买一台黑白电视机;1987年,杨燕秀家庭账目中有了第一笔1053元存款。这一年,老两口儿头一次来北京旅游;到了2000年,杨大妈过70岁大寿,破天荒地花去了1822元,而且这一年的账本上,还出现了保健品和铂金项链等价格较高的消费品。
  年轻的观众感到陌生和惊讶的,还有账本旁边的展台上,陈列着的一组上海市发的购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大三件”的内部券。还有面值最小的票证:只够买一根油条的上海5钱粮票,只够做布鞋沿条的新疆1厘米布票,只够买几滴油的河南食用油票……展台上还摆出了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生产的8台电视机,从1979年的12英寸的黑白电视到如今的32英寸纯平彩电,从一个侧面显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背后是国力的增强。展厅里摆放着能潜到6000米水下进行摄影的“水下机器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神舟”号飞船的模型……让人油然而生自豪感!这些足让国内外刮目相看的科技成果,无声地验证着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广泛的认同感:记住历史是为开创未来
  历史是一部大书。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的80年,是以无比坚定的信念,穿越坎坷,创造辉煌,带领中华民族复兴的80年。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观展览,革命博物馆提前和延长了开馆时间,但依然满足不了需要。馆外排队等候,馆内人头攒动,人们都想用参观展览的方式喜庆中国共产党80华诞。
  6月21日,是展览正式对外售票的第一天。中建第六工程局机关的110多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凌晨4时就到了革命博物馆售票窗口。他们是夜里1时30分从天津塘沽乘车赶来的。带队的机关党委书记李雅静说,这是工程局机关特意组织的一次活动。虽然企业目前碰到了一些困难,但那是暂时的。通过这个展览,将教育党员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凝集全体职工的力量,把企业搞上去。
  在展厅,随处可见托着笔记本抄录展览介绍的学生。6月21日中午,在一幅江泽民总书记和各族群众在一起的大型图片前,北京21中的40名团员纷纷摄影留念。21中副校长吴秀萍告诉记者,他们原以为是展览随时可以参观,到了博物馆才知道没有票不行,后经多方联系才如愿。学生们虽然在馆外足足等了3个小时,但热情不减。初二年级的马颖同学说:“共产党人80年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作为充满活力的共青团员,了解党的历史是认识党的前提。有可能的话我还要再看一次展览。”
  谈起参观展览体会,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姜兴宏博士对几件与钢铁企业有关的文物颇有感触。一件是1955年抚钢职工用试制成功的不锈钢做成的送给毛主席的巨大钥匙,毛主席在上面亲笔题词:“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还有一件文物是1955年鞍钢送给朱德元帅的一截无缝钢管。钢铁工业50年特别是近10年的变化,足以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钢正在认真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抓好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为首钢在新世纪的辉煌打好思想基础。
  “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共产党人就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防大学离休干部丁锐在留言簿上道出了参观者的心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